胸痛别硬扛!正确急救能救回90%心梗患者

凌晨三点的街头,外卖小哥突然捂住胸口蹲在路边,冷汗把制服浸得透湿——这不是普通的累,是心脏在发“死亡警报”:急性心肌梗死正在悄悄要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名心梗患者,懂点正确的急救知识,说不定就能把人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血管“堵了”,为啥会要人命?

心脏的“能量管”是冠状动脉,要是它突然堵了,就像高速路塌方——心肌细胞几分钟内就会开始坏死。堵血管的“罪魁祸首”里,8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胆固醇、钙和脂肪堆在血管里形成“路障”,一旦血压波动或剧烈运动,就容易崩开脱落。还有12%是因为血管“抽筋”——血管平滑肌突然收缩,像道路施工封路,常见原因是受凉、情绪大起大落。

这三类人,心脏最容易“出问题”

临床发现,以下三类人得心梗的风险特别高:

  1. 三高人群:血压老超140/90mmHg、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0mmol/L的人,血管内皮损伤速度是常人的3倍;
  2. 坏习惯太多的人:每天抽20支以上烟的人,动脉硬化速度快2.8倍;每周3次以上暴饮暴食的话,心脏负荷会突然加重;
  3. 有家族史的人:直系亲属50岁前得过心梗的人,因为基因里脂代谢的问题,发病风险会高5-7倍。

心梗发作时,这几步能“救命”

如果胸痛超过15分钟还没缓解,再加上这些症状——比如压榨性胸痛往左臂或下颌放射、感觉喘不上气像要憋死、恶心呕吐出冷汗,得马上按这几步做:

  1. 赶紧躺平:别乱动,减少心脏耗氧;如果之前确诊过冠心病、血压稳定,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2. 嚼阿司匹林:没有过敏或出血问题的话,立即嚼服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扎堆堵血管;
  3. 打120要讲清楚:直接说“可能是心梗”,让调度派带心电监护的救护车,别等;
  4. 半躺更安全:床头抬45度,减轻心脏负担,千万别自己走路去医院——越动越危险。

医院里的“救心三招”

现在医院有三套“救心办法”,能快速打通血管:

  • 溶栓: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打静脉针溶血栓,血管再通率能到75%;
  • 放支架: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能让90%以上患者恢复血流,要求从进医院到球囊扩张不超过90分钟;
  • 重症监护:监测血流情况再加抗凝治疗,把再次心梗的风险压到5%以下。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得赶紧查

大概70%的患者,发病前1周会有“预警”:比如最近突然觉得心前区闷得慌、原来的心绞痛变频繁了、没原因地特别累。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受损,可能得“无痛性心梗”——突然意识模糊就得赶紧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次心电图,如果发现ST段压低超过0.1mV,得再深入检查。

其实,心梗再凶,也怕“早知道、早应对”:先搞清楚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再记住急救的关键步骤,平时留意身体的“小异常”,真出事了才能不慌。对心脏上点心,就是把风险挡在门外的最好办法。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