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男子查出口腔癌,后悔大哭:原来舌头早就“提醒”,自己却忽视了

58岁的老张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牙科检查,竟会查出早期口腔癌。医生指着CT片上的阴影说:“这个位置,其实半年前舌头就该有感觉了。”老张这才想起,那些被自己当成“上火”的小症状,原来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口腔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前奏曲”。

一、舌头发出的4个危险信号

1、持续两周以上的溃疡

普通口腔溃疡通常7-10天自.愈,如果同一位置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边缘还呈现菜花状隆起,就要高度警惕。特别要注意舌缘、舌腹这些高发部位。

2、不明原因的麻木感

舌头某块区域突然出现麻木、刺痛或灼热感,像被打了麻药似的。这种异常感觉可能提示神经受到肿瘤压迫,很多人误以为是“咬到舌头”的后遗症。

3、颜色质地改变

健康舌头应该是粉红色带薄白苔。如果出现白色、红色或红白相间的斑块,摸起来比周围组织更硬,就像贴了块砂纸,这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4、活动受限

突然发现舌头不如以前灵活,说话时有些音节发不准,或者吞咽时感觉有阻碍感。这种功能性改变往往意味着深层组织已经受到影响。

二、三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1、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烟草中的致癌物会直接接触口腔黏膜,而酒精会溶解这些物质促进吸收。有数据显示,同时有烟酒习惯的人,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15倍。

2、嚼槟榔爱好者

槟榔中的槟榔碱会破坏口腔黏膜屏障,粗糙的纤维还会造成机械刺激。很多患者都是从黏膜下纤维化逐步发展成癌症的。

3、HPV病毒携带者

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与口咽癌关系密切。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近年来因饮食习惯改变,相关病例明显增加。

三、日常预防的3个关键点

1、定期做口腔“自检”

每月对着镜子检查一次:伸出舌头看两侧,抬起舌尖看下面,摸摸脸颊内侧有没有硬结。重点观察颜色、纹理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用牙线彻底清洁牙缝,刷牙时别忘了轻刷舌苔。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癌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

3、营养均衡很重要

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适当补充锌元素。避免过烫、过辣食物对黏膜的反复刺激,65℃以上的热饮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老张的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身体从不会无故“闹脾气”,那些被忽略的小异常,可能是它在拼命拉警.报。特别要提醒的是,口腔癌早期治疗几率能达到80%以上,但拖到中晚期就断崖式下跌。下次刷牙时,不妨多花两分钟看看自己的舌头,这个简单的动作,说不定就能救你一命。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