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升高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赶紧吃药,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调控方法——喝水。其实掌握正确的饮水方式,就能帮血管减轻不少负担。那些总说降压药不能停的人,可能只是没喝对水!
1、晨起一杯温开水
经过整夜代谢,血液黏稠度达到高峰。300毫升温水能稀释血液,避免血压晨峰现象。注意要小口慢饮,切忌猛灌。
2、餐前半小时补水
饭前适量饮水既能预防暴饮暴食,又能缓解消化系统压力。建议控制在200毫升以内,避免冲淡胃液。
3、运动后及时补充
出汗后血液浓缩,此时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15分钟补充100-150毫升,水温以20-30℃为宜。
1、每日总量计算法
体重(kg)×30毫升=基础饮水量。高血压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增加300-500毫升,但不超过3000毫升/日。
2、根据尿液颜色调整
淡柠檬色为理想状态,若颜色过深需增量,完全透明则要减量。注意观察晨起第一次排尿颜色最准确。
3、特殊情况调整
服用利尿剂时要遵医嘱增减量,合并心衰者需严格限制入量,肾病患者要按肌酐值调整。
1、优选弱碱性水
PH值7.5-8.5的水能中和体内酸性代谢物,但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2、拒绝含糖饮料
果汁、碳酸饮料会使血液渗透压升高,反而加重心脏负担。最安全的还是白开水。
3、慎用功能性饮水
某些添加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可能含钠量超标,对高血压患者弊大于利。
1、渴了才喝是下策
当感到口渴时,身体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此时血压会有代偿性升高。
2、牛饮危害更大
快速大量饮水会导致血容量骤增,可能诱发头痛甚至心衰,特别危险。
3、用茶代水不可取
茶水中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喝得越多水分流失越快,形成恶性循环。
4、冰水刺激血管
低温水会引发血管痉挛,尤其对已有动脉硬化的人群非常不友好。
记住,水喝对了是良药,喝错了是负担。刚开始调整饮水习惯时,可以用手机定时提醒,准备有刻度的水杯。坚持两周后,你会发现血压波动变得平缓了。如果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还是要及时就医。现在就去倒杯温水,为你疲惫的血管做个SPA吧!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