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后各种病都来了?说实话:4种营养跟得上,有助于增强体质

“年纪大,机器坏!”这句话曾被老王嗤之以鼻,然而岁月不饶人,退休后的他频繁进出医院,每天要吃的药越来越多,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也逐年增加。尽管他一直努力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但疾病还是接踵而至,仿佛防不胜防。这不禁让老王陷入深深的困惑与无奈之中。

像老王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群体中并不罕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似乎也趁虚而入。那么,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容易疾病缠身呢?专家指出,原因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自身的一些生活习惯里。

一、人老百病缠身,原因多在“三个字”

1. 吃

“病从口入”,这句话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老年人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吃盐过多、吃肉过多、暴饮暴食以及不规律进食等,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埋下了隐患。此外,部分老年人还存在抽烟的习惯,这不仅会进一步损伤本就脆弱的血管,增加血栓、脑梗塞等疾病的风险,而且香烟中含有的致癌物质还会加大患癌的可能性。

2. 喝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过量饮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小觑。有数据表明,很多新发癌症都与饮酒有关,爱喝酒的人在老年时期健康风险成倍增加。除了酒,饮料也是老年人需要注意的。许多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大量摄入会导致热量超标,血液黏稠度升高,不利于血管健康。

3. 懒

“能坐着绝不站着”,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缺乏锻炼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患癌风险也随之增大。此外,一些老年人还存在懒得上厕所的习惯,比如憋尿,这对膀胱的伤害极大,轻则引发尿频、尿失禁,重则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肾脏,诱发各种炎症。还有的老年人懒得去体检,导致一些小病越拖越严重,等到发病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这4种情况都不是病,可能只是人老了

1. 老花眼

50岁后,老花眼成了许多老年人的“标配”。眼睛看近处的东西变得模糊,需要佩戴老花镜才能看清。其实,这并不是疾病,而是随着年龄增长,眼睛晶状体的弹性减弱,调节能力下降所导致的正常生理现象。只要没有其他眼部疾病,一般不需要过度治疗,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即可。

2.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组织逐渐增生,导致尿道狭窄,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前列腺肥大并不需要治疗,除非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才需要考虑用药或手术治疗。

3. 失眠

年纪大了,觉就少了。这是因为身体分泌的褪黑素降低,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如果失眠情况并不严重,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缓解,比如保持清淡饮食,睡前少喝水,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等。

4.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退行性”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这只是机体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适应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的软骨逐渐磨损,骨骼出现一些退行性变化,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只要这些变化没有引起明显的疼痛或功能障碍,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三、很多病都源于营养不良,老人4种营养得跟上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文章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正面临着严峻的营养不良风险。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多个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中,50%以上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而营养不良又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肌肉萎缩、钙质流失等一系列不良影响,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谷传玲提醒,老年人需要及时补充以下四种营养:

1. 蛋白质

人老了以后,蛋白质合成速度变弱,很容易缺乏蛋白质,加重肌肉退行性变化。建议老年人可以通过饮食摄入补充,日常食用肉蛋奶豆等食物来摄取优质蛋白。

2. 钙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钙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加上运动量减少,骨钙流失速度会越来越快。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天要保持300克奶、25克大豆和100—200克绿叶菜的摄入量。

3.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发病的主要诱因。建议老年人日常可以多吃具有强化维生素D的保健食品或制剂,每天至少补够15微克。

4. 锌

缺锌也是老年人常见情况,一般表现为食欲差、夜盲或视力不好、免疫力低下等。常见的锌含量较高的食品主要为坚果、动物内脏、贝类食物,日常可以适量食用补充。

除了特别要重视以上4种营养素外,老年人日常保证均衡的饮食结构也很关键。同时,老年人更要注重体型维持,过胖过瘦都对健康不利。当然,适量运动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一环。

校对 庄武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