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位50岁左右的女士来找我,说自己每天吃得很少,但体重一直没变化。
我看了她的三餐记录:早饭是稀饭配腌萝卜,中午一碗清汤面,晚上吃炒土豆丝和半碗米饭。问题一目了然——她一天吃的蛋白质实在太少了。
蛋白质不够,身体会减少消耗
这位女士的饮食里,米饭、面条、蔬菜占了大头,但鸡蛋、肉、豆制品几乎看不到。她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连基本需求的一半都达不到,长期这样,身体反而更不愿意消耗更多热量。
早饭喝粥不如吃鸡蛋
她原本的早饭稀汤寡水,撑不到中午就饿。我让她改成1个茶叶蛋加半根玉米。鸡蛋里的蛋白质消化慢,扛饿时间更长。
三天后她告诉我:“以前十点就找饼干,现在能挺到十二点吃午饭。”
下午饿肚子别吃甜食
她习惯用饼干垫肚子,结果越吃越饿。我让她把饼干换成两片卤牛肉干配黄瓜条。牛肉干的蛋白质能压住饿劲儿,黄瓜补水又清爽。调整后她说:“现在下午不馋蛋糕了,晚饭也不会狼吞虎咽。”
晚饭要见肉,别光吃素
很多人觉得晚上吃肉会胖,其实正相反。我让她每天晚餐加个巴掌大的煎鸡腿,去皮吃,配半碗小米粥和炒青菜。鸡腿肉耐嚼顶饱,晚上到睡前都满足。
不爱吃肉也能补够蛋白质
有些人吃素或胃口小,可以用豆腐、蚕豆、花生来补。比如把炒青菜换成香煎老豆腐,或者煮粥时加一把花生。
吃不够蛋白质,减的都是水分
很多人像这位女士一样,以为吃得少就能瘦,结果体重秤数字掉了,但肚子还是松垮。这是因为身体缺蛋白质时,会先消耗其他部分而不是脂肪。
我常和来找我的人说,吃饭不能光看碗大碗小,得看吃进去的东西够不够“实在”。普通人过日子,每天加个鸡蛋、抓把花生、切几片酱牛肉,攒够蛋白质,身体才有力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