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硬汉肝衰竭,医生直指饮食惹祸,你吃的也藏危机?

广州51岁的老林,平时被同事叫“硬汉”,身体看着挺壮实,谁能想到肝脏差点废了?不抽烟,不喝酒,体检报告除了轻度脂肪肝,啥毛病没有。可去年开始,他饭后老觉得肚子胀,皮肤有点黄,人也容易累,以为就是胃不好,结果一查,急性肝衰竭,吓得全家都懵了。

医生直接说,老林这病不是突然来的,是他自己“吃”出来的。不是酒精,也不是病毒,纯粹是饮食习惯把肝折腾坏了。你是不是觉得这事有点夸张?可医生说,像老林这样的病例,现在多得吓人。城市里很多人,一边嚷着养生,一边天天吃得让肝脏喊救命。

老林平时吃啥?肉多,蔬菜少,肥瘦相间的才叫“够味”。他不爱喝饮料,但每天两杯奶茶是标配,说是“放松一下”。这些习惯看着没啥大问题,可对肝脏来说,每一口都在给它“上刑”。肝脏得把多余的糖和脂肪存起来,时间长了,肝细胞被脂肪塞满,功能越来越差,慢慢就往肝纤维化甚至肝衰竭的路上跑。

医生给老林做了肝穿刺和影像检查,肝脏已经坏死一片,不是一天两天吃出来的,是多年积攒的结果。他每天吃的热量比标准高40%,尤其是肥肉、腊肠、炸鸡这些,油多盐重,还有反式脂肪酸,对肝细胞伤害特别大。夜宵更是雪上加霜,半夜吃高油高盐的东西,肝脏根本没时间休息。

你知道吗?肝脏有自己的“生物钟”,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它修补自己的黄金时间。可老林经常这时候吃夜宵,喝奶茶,肝脏的修复计划全被打乱。研究说,晚上吃高脂肪食物,比白天吃更容易让肝细胞受损。南京医科大学的实验发现,夜里吃油腻食物的小鼠,肝细胞死亡率高得吓人。

再说奶茶,老林不爱甜食,但奶茶每天两杯,糖分、奶精、植脂末全往肚子里灌。这些东西在身体里堆积,增加肝脏脂肪,扰乱代谢。调查显示,爱喝奶茶的人,脂肪肝的比例高达53.6%,而喝白水的人只有18.9%。奶茶的“杀伤力”比啤酒还猛,谁能想到呢?

老林还有个问题,蔬菜水果吃得太少。肝脏需要维生素C、E和植物多酚来对抗毒素,可他身体里全是促炎因子,肝细胞天天被氧化压力折磨,慢慢就发炎、变性了。医生说,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是肝脏的“保护伞”,老林这把伞早就破了。

更要命的是,老林的饮食节奏乱七八糟。肝脏喜欢规律的生活,可他晚上吃夜宵,看剧到半夜,肝脏的“作息表”全乱了。研究发现,睡前3小时吃东西的人,肝功能指标比不吃的人高30%。长期这样,肝脏就像一台超负荷的机器,迟早得崩。

老林的病现在治起来特别难。急性肝衰竭不像病毒性肝炎有特效药,只能靠改生活习惯。可等症状出来再改,肝功能已经掉了一大半,想恢复太难了。医生说,这种“吃出来的肝衰”发病快,治疗效果还不好,很多人查出来时已经晚了。

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健康,医生也在提醒大家,保护肝脏得从生活习惯抓起。少吃油腻的,多吃蔬菜水果,晚上别折腾夜宵,肝脏才能喘口气。咱们国家还在推健康饮食,比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吃够12种食物,少油少盐,帮肝脏减负。这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家人,活得更健康。


(健康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