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吃饭讲顺序,能帮助减重。市疾控中心介绍,合理的吃饭顺序可以帮我们提前产生饱腹感,进而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研究发现,改变进食顺序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减少胰岛素分泌。详见↓
省流版
1. 餐前先喝一小碗清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并补充水分。
2. 再吃菜补充膳食纤维,延缓胃排空,多烫煮,少油盐。
3. 再吃高蛋白食物,进一步增强饱腹感,多蒸、煮、炖,少油炸、煎,减少油脂摄入。
4. 最后吃主食,杂粮更好,每餐1-2碗(100-200g)。
先喝汤,抑食欲
餐前10-15分钟,先喝一小碗(约200毫升)低盐、低油的清汤,如蔬菜汤、菌菇汤、番茄汤等,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研究表明,餐前喝汤能减少约15%的食物摄入量,而且胃里提前有些水分,食物到了胃里会膨胀,饱胀的感觉更容易让人少吃。对于高尿酸、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注意避免喝重口味的“浓汤”,以清汤为宜。
再吃菜,补纤维
蔬菜类食物能量密度低,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强饱腹感,减少后续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烹饪蔬菜可以选择烫、煮的方式,不要放太多油和盐,每餐至少吃200克蔬菜,可以先吃一半,再搭配其他食物。
高蛋白,来帮忙
此时已经半饱,可以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和豆制品等。蛋白质不仅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还能进一步增强饱腹感。每餐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如瘦肉50克或鱼类100克或蛋类1个或豆制品100克。尽量避免高温油炸、煎这类烹饪方法,多选用蒸、煮、炖,减少油脂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能够持续提供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
吃主食,选杂粮
最后再吃主食,此时饥饿感已经不明显,对高淀粉食物的渴求会下降,如果能把白米饭换成糙米饭、燕麦饭就更好,这样的安排还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改善血糖水平,减少脂肪的储存。每餐主食的量控制在1至2碗,约100-200克。
资料:市疾控中心
【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