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发现,吃饭时喝水的人,饭后血糖升得比饭后等一会儿再喝水的人快。咋回事呢?水跟食物混在一起,胃排空的时间变长,糖分可能一下涌进血液,胰岛素来不及反应,血糖就上去了。比如,有实验说,吃饭时喝水的人,饭后一小时血糖比餐前喝水的人高了差不多10%。这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对那些血糖本来就不稳定的人。
不过,别急着把水杯扔了!喝水本身是好事儿,身体缺不了水。水分够了,消化和新陈代谢都能顺畅跑起来。关键是啥时候喝、喝多少。比如,饭后等个半小时再喝水,可能让血糖稳一点。反过来,如果你肠胃好,吃饭时喝点水,可能也没啥大影响。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得多试试,找到自己的节奏。
再说个容易忽略的事儿:喝啥水也很重要。你以为端杯果汁、汽水跟喝白开水一样?大错特错!果汁、汽水里糖分多,喝下去血糖升得更快,还容易胖。白开水才是最靠谱的,没糖没热量,帮身体保持平衡。所以,下次吃饭,别顺手抓瓶可乐,换成白水试试,身体会感谢你的。
还有个误区得提醒大家:别以为不喝水血糖就不会升了。血糖高低跟吃的量、种类、身体代谢都有关。就像有人吃完饭老觉得饿,有人能饱好久,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和喝水习惯,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