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测试1200公里!燃油+驾驶辅助,才是长途自驾的最终答案?

前不久,我们开着全新一代速腾L跑了一趟长途,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来回里程超过一千公里。

 

这趟旅程,我们主要想验证一件事:当一台燃油车,搭载了号称“同级唯一”的端到端高速NOA功能后,它能否真正成为长途自驾的“理想答案”?

 

从“手心冒汗”到“安心喝水”

 

说实话,出发前我对燃油车的驾驶辅助是抱有疑问的。总觉得这是电动车的专利,油车能做好吗?

 

但按下驾驶辅助启动键没多久,我的疑虑就开始打消了。

 

这套系统应对中国路况的能力比想象中强很多。比如,前方遇到慢车,它能很果断地判断左后方安全,然后自动打灯、平稳加速超车,最后回归行车道,整个过程非常流畅自然。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次是旁边车道有车突然加塞,它很早就识别到了,并且提前开始线性、柔和地减速,保持了安全距离,完全没有急刹车那种突兀感。另一次是系统识别到前方有施工锥桶,没等我反应,就自己淡定地发起了变道规避。

 

 

几次体验下来,我从一开始紧张得手心冒汗,到后来已经能很放松地靠在椅背上,安心地喝口水,甚至有余暇去看看窗外的风景。这种信任感,是它用一路稳定可靠的表现赢来的。

 

加油3分钟,自由上千公里

 

路上我们聊起了今年的国庆假期,高速服务区“充电难”又上了热搜。有车主为了充电,在服务区排队等了三四个小时。

 

 

对比之下,燃油车补能的优势就太明显了。我们中途进了一次服务区加油站,从停车、加油、付款到驶离,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它不依赖电网,没有充电高峰期的排队压力,无论何时何地,找个加油站就能快速“满血复活”,继续上千公里的旅程。

 

这种行程上绝对的自主权,对于长途旅行来说,价值太大了。它意味着你的计划不会被补能打乱,时间可以完全用在欣赏风景上。

 

跑得远,还能吃得少

 

加油快是痛快,但跑长途,成本也是大家关心的。毕竟这是一台纯燃油车。

 

但当我看了一眼长期平均油耗后,有点意外——这趟跑下来,表显油耗稳定在5.8L/100km。这个数字对于拉着我们几个人和行李的车来说,确实很低。

 

 

我们简单算了笔账,按现在的油价,每公里成本非常低。换句话说,它不光是“补能加速器”,在省钱这方面,也更是个实打实的“油耗刺客终结者”。不用在旅途中精打细算,这才是“说走就走”该有的放松感。

 

总结

 

这趟旅程下来,全新一代速腾L给我的感觉是,它打破了过去那种“要智能就得选电车,要续航和补能就得忍受不智能”的二元对立。

 

它用聪明可靠的驾驶辅助解决了“省力”的问题,用燃油车天生的补能便利性解决了“省时”的焦虑,再用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解决了“省钱”的顾虑。

 

当别人还在为续航和充电规划路线时,你只需要设定目的地,然后更从容地享受旅程。对于追求自由、效率和实惠的长途自驾来说,这台十万出头、表现全面的全新一代速腾L,或许就是一个非常成熟可靠的答案。

 

那么,你会考虑这样一台车吗?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