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交通革命,第四个“白灯”有望终结红绿灯困局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自从红绿灯诞生以来,交通信号灯系统已超过百年未曾有重大变革,不过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提出了一项突破性的交通理念:在现行的红、黄、绿三色号志外,添加第四个“白灯”,以配合自动驾驶车辆的普及,借此实现更高效率的交叉路口管理。

根据该研究,“白灯”并非全面取代现有号志,而是在自动驾驶汽车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启动。当交叉路口内的联网自动驾驶车辆达到临界数量时,将进入“白灯阶段”,由这些自动驾驶汽车根据即时数据进行交通协调。这些车辆将扮演移动式交通指挥官角色,分析整体车流,优化行进路径与时机,减少停等与拥堵。对于人类驾驶者来说,“白灯”则代表“跟着前车走”。如此设计不仅简化驾驶指令,也可确保在混合车流中保持秩序与效率。

自动驾驶车辆在未来会越来越多,而添加了“白灯”,将可以让路口的使用效率更高。

根据模拟结果,当“白灯系统”启动后,交通信号灯延迟时间可减3.2%至94%,整体运输效率最多提升达98.9%。研究作者Ali Hajbabaie表示,这种基于车辆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协调机制,不仅能减少交通拥塞,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停车与碰撞风险,对城市交通将产生革命性影响。尽管如此,研究者也坦言此系统短期内难以实现。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尚未全面普及,且交通基础设施也需大幅升级。估计现行号志系统中有多达四分之三需进行硬件更换或软件升级,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与庞大的政策协调工作。

当“白灯系统”启动后,交通信号灯延迟时间可减少3.2%至94%,整体运输效率最多提升达98.9%。

这项“白灯”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动驾驶车辆普及后的未来交通蓝图。届时,道路不再依赖传统固定进程的号志,而是让智能车辆互相协调,以集体智能达到最流畅的通行效率。对城市规划者与科技开发者而言,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重塑公共空间与交通治理模式的契机。尽管真正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项研究无疑为智能交通迈出关键一步,预示未来将有更多创新构想推动我们走向更加高效、安全的交通环境。

本文转载自:车势文化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