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起问界M7撞飞老人的事故视频在网络疯传。

事故中,车主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功能,车辆从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降级到了ACC。最终导致没有准确识别行人,酿成悲剧。
类似事故并非个例。2025年8月,一位问界M7车主投诉称,他的车辆在高速路上智驾无故变道,且不识别障碍物,导致底盘被弧形金属障碍物剐蹭,电池包损坏。

华为ADS构建的“五维安全”体系宣称涵盖全目标防护,但现实情况表明,现有技术仍难以可靠识别侧翻车辆、突然窜出的电动自行车以及各种异形障碍物。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宣传常与实际能力存在差距。
其实,这起事故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车辆的AEB没有起作用,根据厂家在发布会上的PPT显示,这种情况完全符合AEB激活条件。
并且,碰撞时在白天,也非雨雪天气,能见度良好。同时,路况畅通,周边也没有堵车或其他车辆干扰。

辅助驾驶在这种几乎完美的条件下“翻车”,着实让人没有想到。
目前,工信部已针对“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城市NOA”等用语进行明确澄清,强调人机共驾理念,警示人们不能完全依赖智能辅助驾驶,同时禁止车企夸大和虚假宣传。
智能辅助驾驶的本质仍是“辅助”而非“自动”。华为ADS的五维安全体系包括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和全场景防护,但即使这样的系统也有其局限性。
所以,消费者应警惕“夸张宣传”,关注产品的实际表现而非营销话术。

同时,应了解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的实际能力,L2级系统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随时准备接管。
毕竟,在辅助驾驶开启时,如果发生车祸,依然由驾驶者承担责任,因此在开车时,依然要紧握方向盘,为自己负责,为路人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