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任何一家加油站,看着油价显示屏上的数字,不少车主都会下意识地皱起眉头。而在城市的另一角,电动汽车车主们正通过家用充电桩,以每公里几分钱的成本满足日常出行。这不是简单的能源之争,而是一场关于效率的革命。
当今的燃油车发动机,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热效率也难以突破45%。这意味着我们加入油箱的每升汽油,超过一半的能量在燃烧过程中以热量形式被浪费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拥堵的城市路段,燃油车的实际热效率甚至可能降至不足20%。
对比电动汽车的电机,其效率轻松达到95%以上。这种效率差距直接体现在车主的钱包上:电动汽车每公里能源成本可能仅为燃油车的十分之一左右。

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分享了他的经历:之前开燃油车每月油费约6600元,换用电车后,每月电费降至600元左右。
政策导向也加速了这一转变。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其中欧盟计划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同时,全球燃油车销量份额正在持续萎缩。

但燃油车仍有其优势。加油的便捷性和成熟的维修网络,以及长途出行时的稳定表现,都是目前电动车难以完全替代的。特别是在重型运输和特殊用途车辆领域,燃油车可能还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面对这一变革,混合动力车型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它巧妙地将电机的高效与燃油车的便利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过渡期的理想选择。理想汽车等品牌的销量成功,证明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首次突破54%,标志着电动车正式成为市场主流。资本市场也在用真金白银投票: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企市值总和首次超过了传统车企。
效率差距正在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重构。
面对这场变革,我们或许不必急于宣布燃油车的“死亡”。在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燃油车可能还将长期存在。但不可否认,电动化浪潮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校对 任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