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合的代表,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迎着新风口,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向“新”而行,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快突破,努力实现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加快打造西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
发展“底气十足”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从传统汽车跨向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成都经开区“底气”何在?答案之一,产业基础。纵观成都经开区全域,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领克等整车头部企业以及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德赛西威等800余家关键零部件和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构建起了百万级整车生产平台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板块快速增长。前8个月,全区整车产量54.49万辆、同比增长26.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4.93万辆、同比增长301%。另外,全区新导入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车型4款、累计达15款,智能网联车型渗透率达71%。
既有产业支撑,更有平台助力。由成都经开区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运营的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是经工信部批复,国内唯一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基地,具备266个真实测试场景、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基地建成投运以来,已为比亚迪、问界、奔驰、奥迪等众多品牌车型提供各类测试、检测服务。

这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考场”,也是重塑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成都经开区依托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深度融入成都市“双智”试点及“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
●率先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包括《龙泉驿区智能网联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管理规范(试行)》《龙泉驿区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等;
●率先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路权,累计开放里程596.38公里;
●率先建立无人驾驶车辆准入评审机制,累计完成40余台无人物流小车准入评估并发放示范运营牌照;
●率先引入西门子、信通院、中国汽研等一批权威科研机构、团队。
产业“串珠成链”“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脑及神经系统。
近年来,成都经开区紧扣“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三大核心板块,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智能座舱、路侧感知、智能网联乘用车等27个关键领域布局,覆盖比例达67.5%。近3年,全区新增智能网联企业52家、累计达102家。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浪潮下,今年以来,成都经开区众多“链主型”企业传来“新动态”: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焕新升级,计划明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型加速导入;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全面启动;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突破下线;中创新航二期开工建设……越来越多“聪明的车”从成都经开区诞生,走向市场。
与此同时,新项目也在加速涌入。前不久举行的2025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生态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中国汽研四川智能网联科技创新中心、佑驾创新西部研发及生产制造总部等17个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133.5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愈加明显,为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不仅有“聪明的车”,更有“智慧的路”。2024年,成都经开区实现城市区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铺设宽广道路。目前,全区已成功打造四川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同时实现汽车城大道、驿都大道、桃都大道等核心城市道路约140公里连续覆盖的车联网C-V2X通信网络及全域覆盖的红绿灯网联化系统、覆盖路口215个。
在看“云端”,目前,成都经开区已建成由腾讯搭建的智能网联管理服务基础区域云平台,提供区域车辆、路侧设施设备统一接入能力和高精地图、统一安全认证服务,具备与市级云平台开展数据协同基础能力。另外,成都经开区正积极洽谈云控智行、招商智行等智能网联企业,共同推进智能网联监控平台建设。
造“聪明车”,行“智慧路”,联“强大云”,成都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前行。
场景“多点开花”成功打造10余个智能网联标杆场景市民打开手机小程序预约,不一会儿,一辆自动驾驶车辆就抵达指定位置。上车输入验证码后,自动驾驶车辆启动、行驶,抵达终点……“很方便、很智能,也很安全!”这段时间,家住龙泉驿区龙城1号小区的市民陈先生时常体验自动驾驶汽车,“方便、智能!比自己开车还稳当,反应也很迅速,体验感很好!”
陈先生所乘坐的自动驾驶汽车正是今年2月成都经开区引进的企业百度阿波罗投放的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据悉,目前,百度阿波罗已在成都经开区全域范围投放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进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工作,通过试点和一线用户反馈,不断加快技术迭代,探索未来商业模式。
202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立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优势与战略需求,系统谋划了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协同发展的蓝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成都经开区的投入,推进建设区域测试基地,积极与区内单位共同探索智能巡逻、智慧办公服务等创新应用场景,支撑成都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百度阿波罗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打造无人接驳、无人物流配送、智慧环卫等10余个标杆应用场景,商业化探索成效初显。”成都经开区汽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自动驾驶乘用车,成都经开区智能网联产业还向多个领域延伸。目前,由德赛西威等智能网联企业投放的功能型无人车也“正在路上”,围绕快递配送、工业零部件配送等方面开展测试与应用工作。

下一步,成都经开区将依托区域资源基础,发布一批智慧公交、物流配送、环卫清运、智慧泊车、安防巡查等场景清单,力争年度建设完成自动驾驶运力中心、监管平台、成渝智慧走廊等标杆场景应用,全力推动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龙泉驿发布 WXID:lqyxuanchuan
【来源:成都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