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SUV销量红黑榜:谁在封神,谁在裸泳(3-9月销量深度解析)

引言:车市如战场,销量即勋章。转眼2025年已过大半,3-9月这半年的销售数据,足以看出一款车的真实市场竞争力与用户口碑。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SUV领域里的“当红炸子鸡”和“失意冷板凳”,看看哪些车值得冲,哪些车得三思。数据说话,拒绝吹黑!(数据来源:基于行业公开零售量数据整理)

--------小米YU7、问界M8、乐道L90、海狮06等等上市不到半年的,也不是改款上市的暂且不列,评论区讨论吧。

 红榜:逆势增长,口碑与销量齐飞

1. 问界 M9 - “科技霸主,一车难求”

销量小结:3-9月累计零售量超7万辆,月均过万,持续稳坐50万级以上SUV销量榜首,且终端仍存在等待周期。

上榜理由:

华为光环MAX:鸿蒙座舱、ADS 高阶智能驾驶,这套“科技全家桶”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是核弹级的。

精准定位:确实是成功抓住了传统BBA用户消费升级和科技转型的痛点,提供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之外的真正技术价值。

话题性:常年占据科技和汽车板块头条,免费广告效应拉满。

一句话点评:它不是在被对比,就是在被对比的路上。

2.  零跑 C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销量表现:中场杀出的黑马,月销稳居超1万。去年用半年时间证明了其爆款潜力,今年改款后销量持续攀升,成为15万级智能SUV市场强有力的搅局者。

上榜理由:

“平价理想”的策略成功:精准复刻了理想SUV的造型设计和家用大空间精髓,以一半多的价格提供“平权”的豪华体验,对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杀伤力巨大。

技术诚意足:基于LEAP 3.0架构打造,搭载高通8295芯片和Orin-X芯片,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硬件上起步即高配,性价比凸显。

纯电/增程双线布局:覆盖了不同使用场景的用户需求,特别是增程版,直接切入了当前最主流的市场。

我这小区楼下最近多了两台C10,一台灰色,一台紫色,都是女司机,她们都说不输理想,你们信不信我不管,反正她买了。

一句话点评:它告诉市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理想,但每个人都想要“理想平替”。 

3.特斯拉 Model Y - “价格的屠刀,销量的法宝”

销量小结:尽管车型选择不多,但3-9月累计零售量依然恐怖,轻松超20万,确实是全球及中国纯电SUV的绝对标杆。

上榜理由:

频繁价格调整:特斯拉灵活的定价策略,每次小幅降价或权益调整,都能精准刺激一波观望用户下单。

极简品牌魅力:说真的在众多花哨的新势力中,特斯拉的极简设计和品牌调性反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拥有一批忠实信徒。

一句话点评:作为全球销冠,其市场地位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信任状,确实是“买它不会错”的心态用户众多。

 

黑榜:昔日王者,如今黯然失色

1. 本田 CR-V “合资荣光,难敌时代洪流”

销量小结:昔日王者,风光不再。数据猛一看好像还行,但你要知道这款可是曾经的合资SUV“常青树”,近半年销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甚至在某些月份跌出了销量榜前十五,说实话早已失去与国产头部车型掰手腕的能力。

上榜理由:

产品力脱节:在智能化、内饰设计和动力系统(尤其是电驱化)上,已被同价位的国产车型全面超越。“买发动机送车”的故事在电动化时代讲不通了。

性价比陷阱:同样预算,消费者可以买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更智能、用车成本更低的国产插混/增程SUV。

品牌溢价消退:在国产车的强势冲击下,日系车的品牌光环正在快速褪色,CR-V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缩影。

要我说的话,以前买CRV图个省心,现在买它真的需要情怀。

一句话点评: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2. 大众 ID.4 X/CROZZ -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销量小结:南北大众ID.4系列合计3-9月累计零售量才2万辆,与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头部纯电产品差距巨大。

上榜理由:

软件拖后腿:初期车机卡顿、黑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口碑,虽经多次OTA,但“智能化不行”的标签已难以撕掉。

保守的设计与营销:内外设计依旧很“大众”,缺乏新势力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营销方式也未能完全抓住年轻电车的消费群体。

竞争白热化:在20万级纯电市场,现在数不胜数,比亚迪、吉利、小鹏、乐道、零跑等产品围剿,ID.4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一句话点评:巨大的优惠是“强心针”,但治标不治本,转型的阵痛还得持续。

此处假装有图:图就不放了,只要它出现,你就知道是大众!

 

3.小鹏 G9 “叫好不叫座,生不逢时”

销量表现:叫好不叫座,销量未达预期。尽管通过改款、通过降价增配实现了产品力的巨大提升,口碑极佳,但近半年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未能进入主流阵营。 

上榜理由:

品牌定位与市场认知模糊:在“技术男”和“高端智能”之间,小鹏的品牌形象未能像理想(家庭)、蔚来(服务)那样清晰触达目标用户。

市场竞争白热化:同价有比亚迪唐L、理想L6、智界R7等车型的围攻,上有理想L7、蔚来ES6的品牌压制,G9所在的价位段是“修罗场”。

营销声量不足:相较于竞争对手的“饱和式攻击”营销,G9的优秀产品点(如800V快充、XNGP,超充和智驾如今他品也都配齐)未能有效转化为大众市场的购买冲动。

一句话点评:一台好车,却生不逢时,困于江湖。

 朋友们,从这份红黑榜清晰地揭示了一个趋势:市场的天平已经彻底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倾斜,且战火已蔓延至全价位段。红榜车型,从10万级的零跑C10到25万级的理想、特斯拉,50万级的问界,无一不是在这两个领域做到了极致或精准卡位;而黑榜车型,则大多是在这场变革中转身缓慢或定位尴尬的典型。

 其实在我的心中也同样存在下面所述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像零跑C10见的确实越来越多了,但这“平价理想”策略,它能一直香下去吗,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巨头?

小鹏G9到底差在了哪里?

你觉得还有哪些车型应该上榜?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