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全面电动化呢?咋燃油车反倒卖爆了!” 看着 8 月全国燃油车销量突破 90.2 万辆、同比暴涨 13.5% 的数据,准备换车的小王彻底懵了。2025 年都被喊了好几年 “电气时代元年”,可前八个月燃油车累计卖出 874.7 万辆,眼看就要追上去年全年销量,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波燃油车回暖从 2024 年 11 月就悄悄开始了!一边是新能源车企疯狂卷智能、卷续航,一边是燃油车靠销量上演 “王者归来”,这到底是咋回事?难道新能源的 “好日子” 要到头了?
先说说这波燃油车复兴里特别有意思的地域偏好。你会发现,不同地方的人对燃油车的选择简直像约定好了一样。就拿华北地区来说,山东人对黑色的燃油奥迪那叫一个痴迷,尤其是奥迪 A6L,不管是商务场合还是家庭用车,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东北老铁更是大众的 “死忠粉”,不管是捷达还是迈腾,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一打火就能走的特性,让大众成了东北家庭的首选;再看西北,长安 CS75 直接卖疯了,硬朗的外观和耐造的性能,特别符合当地人跑长途、走烂路的需求;而华南地区则成了凯美瑞和亚洲龙的主场,广东人务实又看重耐用性,这两款车省油还开不坏的特点,正好戳中了他们的痛点。
为啥燃油车能在新能源的夹击中逆势上涨?不少燃油车 4S 店的销售说得特别实在:“现在买燃油车的人,不是不喜欢新能源,而是怕那种不确定的麻烦!” 这话一点不假。你想啊,有人担心新能源车技术太新,万一出点故障都没地方修;有人怕以后电价上涨,充电成本越来越高;最让人崩溃的是,半夜开车回家,好不容易找到个充电桩,屏幕上却跳出 “您的车辆正在排队充电(预计等待时间:2 小时 47 分钟)”,这时候要是再来个插队的,估计谁都得心态爆炸。
说到充电难题,那可真是新能源车主的 “心头病”。深圳福田的车友阿李,去年兴致勃勃订了辆新能源车,还花八万准备装私人充电桩,结果物业一句 “有安全隐患”,直接让他的 “绿色出行梦” 碎了。在一线城市,装充电桩的费用简直是 “无底洞”,上海静安有的小区要 12 万,北京望京更夸张,得 15 万,这钱都能再买一辆代步车了!其实充电桩技术一点都不难,城郊有些大哥看说明书就能装,难的是物业要收的 “安全保障费”,不交?那你想装桩就是 “痴心妄想”。
今年国庆假期,新能源车主的 “充电焦虑” 更是被放大到了极致。全国自驾出行量同比涨了近 20%,可新能源车订单却下滑了,反而燃油车租赁订单涨了三成多。有位新能源车主吐槽:“堵车我都不怕,就怕堵在充电桩前面!” 高速服务区里,有人抱着充电枪蹲地上打游戏,有人在三十度高温下排队两小时只为补电,更惨的是,地图上显示 “充电桩空闲 3/4”,到了现场才发现,坏了俩、被油车占了俩,压根没法用。反观燃油车主,加油五分钟,买瓶冰红茶就能继续上路,哪用操这心?
其实现在买燃油车的人,各有各的无奈。上海的老赵就是个典型例子,46 岁的他在国企上班,原本计划换辆十五万的新能源车,能上绿牌还省油,多划算啊!可一打听装充电桩的事,物业说电表容量不够,供电公司要等批复,电工报价八万多,这钱都够买辆老款朗逸了。最后老赵咬咬牙,订了辆红色燃油宝马 3 系,还调侃说 “给自己找点激情”,现在周末他还能开着这车接婚车活,一天能挣五百多,一年下来也能回本不少。
在新疆喀什跑长途货运的买合木提,对燃油车更是 “情有独钟”。他那辆十年车龄的老普拉多,车门有磕痕、车漆也不亮,但他总说这是自己的 “兄弟”。“这车不挑路、不挑天气,新疆这边相邻市之间隔几千公里都是常事,冬天零下几十度,电车早就趴窝了,我这油车一踩油门就能走。” 去年冬天,有个跑电卡车的同行电池冻坏了,还是买合木提帮忙搭的电,他笑着说:“那时候觉得自己像个英雄!” 对他来说,油车三天能跑完的货,电车得五天,光充电排队就能耽误不少事,“我也想支持新能源,可前提是得有地方充电啊,这边充电桩比驴都少!”
还有一群坚定的燃油车支持者,就是 55 岁以上的车主。易车网和车友记的调研显示,九成以上这个年龄段的车主只选燃油车。他们觉得新能源车的触摸屏容易误触、语音助手太吵、隐藏门把手还夹手,那些所谓的 “未来感设计”,在他们眼里全是 “麻烦”。一位开了二十年出租的老师傅说得特别实在:“物理旋钮和机械把手才靠谱,真遇到紧急情况,这些东西能救命!” 而且他们还看重保值率,燃油车二手残值比电车高 15%-20%,“电车一上牌就掉价,我可不想花这冤枉钱。”
现在的燃油车厂商,也不是靠 “情怀” 卖车,而是实实在在 “卷性价比”。发动机热效率能到 43% 以上,混动车型油耗低到每百公里 4.2 升,都快赶上电车了;新款速腾、迈腾还装了 L2 级辅助系统,语音识别、车联网一样不少,中控用的都是电车同款芯片,再也不会卡顿。价格也越来越亲民,长安逸动 5 万就能落地,吉利帝豪 6 万起步,奇瑞艾瑞泽 7 万顶配还带全景影像,对比新能源车换电池要花的两三万,燃油车确实更 “省心”。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网友说:“不是不支持新能源,是充电太麻烦了,谁想出门旅游还得跟充电桩较劲啊!” 还有网友觉得:“燃油车就像老朋友,靠谱又实在,电车虽然浪漫,但磨合成本太高了。” 也有理性的网友分析:“现在燃油车回暖,不是新能源不行了,而是消费者更理性了,谁不想选个省心的?”
其实燃油车销量反弹,不是汽车行业的 “倒退”,而是消费者对 “便利” 的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确实是未来趋势,但现阶段还存在很多短板,比如充电设施不完善、续航受天气影响大、保值率低等。而燃油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加油方便、保值率高,自然成了很多人的 “稳妥选择”。
未来,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可能会长期 “共存”。在极端地形和长途运输领域,燃油车仍是刚需;在城市短途通勤中,新能源车更有优势。但不管是哪种车,最终都得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毕竟大家买车,图的就是个方便、靠谱,谁也不想为了所谓的 “趋势”,给自己添堵不是?
作者:鹤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