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油电混动(HEV)凭借“4升油耗+无需充电”的标签,成为燃油车向新能源过渡的“香饽饽”,丰田双擎、本田锐·混动等车型甚至要加价排队才能提车 。
但2024年数据显示,其在混动市场的份额仅剩13%,而插混(PHEV)占比高达71%,油混车为何突然失宠?
政策红利消失是致命一击。如今多数城市将油混归为“节能车”,取消绿牌资格,需悬挂蓝牌参与摇号或竞拍,一线城市拍牌成本动辄数万元 。
反观插混仍享绿牌、免购置税等优惠,一辆20万的插混车仅购置税就能省下近1.7万元,差距一目了然 。
基建完善让优势变短板。2024年全国充电桩突破1281万台,充电已像加油般便捷 。
油混“不用充电”的特性彻底失效,明明能花几分钱一公里的电费,却只能全程烧油,消费者直呼“浪费” 。
竞品碾压与技术停滞更显被动。
插混不仅纯电续航普遍超100公里,日常通勤可油可电,亏电油耗还比油混更低,驾驶体验也更平顺静谧 。
更关键的是,插混普遍搭载智能座舱、高阶智驾,而15万的油混车可能还在用卡顿车机,配置差距悬殊 。
经济性优势也已瓦解。油混车比同款燃油车贵20%以上,靠省油回本需开10年,且电池更换费高达2-3万,4年车龄贬值超40% 。
油混的衰落,并非技术不行,而是跟不上“智能+政策+基建”的时代变革。当“省油”不再是核心需求,被市场淘汰便成必然。
校对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