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9月1日起全国实施电动车新规:超速自动断电、防火升级

2025年9月1日,一项关乎3.5亿车主的新规正式落地——《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实施。从生产源头到上路行驶,从防火阻燃到防篡改技术,新规以“史上最严”姿态重塑行业格局。旧车还能骑吗?购车如何避坑?本文为你划重点!

一、新规核心变化:安全升级,直击痛点

1. “超速即断电”成标配

新规明确,所有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且新增“超速断电”机制——一旦车速超过阈值,电机立即停止动力输出,从技术上杜绝“解限速”改装可能。

2. 防火阻燃标准严苛化

针对频发的电池爆燃事故,新规要求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座椅、电池仓等关键部位需通过阻燃测试。此前北京大兴区因电池起火致5人死亡的悲剧,正推动这一条款落地。

3. 铅酸电池车型“减重增程”

铅酸电池车型的整车质量上限从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续航能力预计增加约30%,缓解用户“续航焦虑”。但锂电池车型仍需严控重量,且必须符合《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4. 防篡改技术全面覆盖

控制器、电池、限速器均需通过唯一编码绑定,非法改装任一部件将导致车辆无法启动。例如,控制器禁止兼容多种电压模式,限速器不可拆卸,彻底封堵“改装产业链”。

5. 经营性车辆强制北斗定位

用于物流、租赁等用途的电动自行车需加装北斗定位模块,实时监控车速、位置,普通私家车虽可自主选择,但硬件接口需保留。

二、过渡期政策解读:旧车怎么办?

- 生产与销售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标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12月1日起全面禁售。

- 使用过渡期:已购旧标车可继续使用,无需强制报废,但各地政府将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如上海最高补贴1000元)加速淘汰。

- 报废年限明确:两轮车使用年限为8-10年,三轮车为12年或行驶8万公里,超期车辆禁止上路。

三、消费者避坑指南:购车必查三要素

1. 认准“三证一标志”

- 车身必须有CCC认证标志;

- 核对产品合格证与实车信息(型号、编码等);

- 扫描合格证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平台(cx.cnca.cn)验证真伪。

2. 警惕商家“清库存”套路

部分商家可能低价甩卖旧标车,但此类车辆无法上牌且存在安全隐患,购车前需确认生产日期是否在2025年8月31日之后。

3. 优先选择合规品牌

工信部已公布首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建议优先选购上榜品牌(如雅迪、爱玛等),其产品在质量、售后、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四、新规意义:从“野蛮生长”到安全出行

此次新规不仅是技术标准的提升,更是对行业全链条的深度整治。通过强制限速、防篡改、阻燃材料等技术手段,直接回应了近年因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交通事故等社会痛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2024年因电动车违规充电导致的火灾占比超30%,新规实施后此类风险有望降低60%以上。

结语

电动车新规的落地,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化、安全化。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需适应更严格的上牌、使用要求,但长远看,这将为1.2亿家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