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蒋铮 温泽广
“哇!这些新能源汽车都很漂亮!”近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一处高档商场内,广汽集团举行了一场新车型的市场营销活动,当地媒体和消费者围着现场的展车连连赞叹。
近年来,印尼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吸引了广东车企的目光,其中包括广汽集团。目前,广汽集团已经在当地上市4款车型,针对不同购车需求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布局。同时,广汽印尼智慧工厂已投产,已有两款车型在当地生产、组装。
广汽印尼合资公司首席运营官覃帮术表示,未来所有在印尼市场发售的车型,都将在本地进行生产或者组装,“我们出海的模式是全产业链出海,将在印尼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
打造区域新能源产业中心
印尼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和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正积极将自己打造为区域新能源产业中心。印尼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200万电动汽车保有量,并配套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建成5万个充电站。这一雄心得益于印尼的自然资源优势,印尼拥有丰富的镍、锡、钴、铜、铝土等金属资源,其中,镍、钴等是生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必备的原材料。
2024年,印尼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激增150%,约为4.3万辆,且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印尼市场电动汽车渗透率约为5%,这意味着留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发展空间巨大。
覃帮术说:“印尼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非常积极,我们也非常看好这个机会窗口。2023年年底,我们开始做市场调研,2024年开始布局。今年6月份广汽印尼智慧工厂正式竣工,未来所有在印尼售卖的车型,基本上都会在印尼本地组装。”
该工厂目前的年产能约为2万辆,未来可以扩充到5万辆。初入印尼的广汽已经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工作岗位,随着业务不断扩展,将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广汽先进的制造水平也将极大促进本地产业能力提升。覃帮术说:“我们会组织大量印尼本地员工去中国接受培训。”
在产品上,广汽也在针对印尼市场做更多的优化。覃帮术介绍,印尼对七座车的需求更大,中国市场常用的五座或者大六座车型,引入印尼市场需要进行转换,广汽已经在规划中。
广汽树“出海”新范式
除了整车的组装,广汽出海还尽可能地把整个生产链条带到印度尼西亚。覃帮术说:“根据印尼相关法规,本地化率目前要求是40%,将来会逐步提高到60%。我们广汽出海是主机厂带着零部件供应商、电池、能源、商贸等板块全产业链出海,整体构建电动汽车的生态。”
这意味着,广汽在印尼市场的发展,将朝着成本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方向迈进,同时有望实现以印尼市场为支点,辐射更广阔的东盟、亚太市场。
在运营层面,广汽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根据自身企业基因,广汽选择在印尼本地寻找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开拓新市场。广汽印尼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里(Andry Cin)向记者介绍说:“广汽与Indomobil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以此进入印尼市场。在印尼,Indomobil拥有近5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具备完善的生产设施和覆盖全印尼的服务网络,这是我们选择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
通过合资模式,双方能够优势互补,快速打开局面。覃帮术介绍:“目前合资公司中的中方员工数量不多,我们更倾向于用本地人来管理本地人。”
走在雅加达街头,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这既印证了印尼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广汽凭借“全产业链出海”与“合资运营”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与销售,更为印尼新能源汽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创新动力,这或许为中国车企出海提供了一个新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