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发布重磅车型,电池+智驾技术突破,慕尼黑或成战略转折点

9月8日开幕的慕尼黑车展,可以说是一场全球化的汽车盛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慕尼黑车展的主场舞台,奔驰、宝马、奥迪这几个德系豪车品牌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有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宝马电动车销量增 18.5%,奔驰却下滑 14%,奥迪中国纯电销量跌 23.5%。在慕尼黑车展上,三个品牌都发布了重磅级电动新车,集中展现了它们在电池、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这场本土车展可能会成为德系三强的电动化战略转折点,。

奔驰 GLC EV:MB.EA 平台首款量产车型

作为奔驰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车型,GLC EV 基于全新 MB.EA 纯电平台打造,采用 800V 高压架构,支持 320kW 超快充(10 分钟补能 260 公里),WLTP 续航超 650 公里。其前脸配备 942 个可点亮像素点阵的发光格栅(选装),搭配贯穿式灯带,夜间动态光效极具辨识度。

车内首次搭载 39.1 英寸 MBUX HYPERSCREEN 超联屏,采用矩阵背光技术(1000 + 独立 LED),支持分区亮度调节,可同步显示导航、娱乐等多任务。轴距加长 80 毫米至 2970 毫米,后排空间显著提升,并提供 128 升前备厢和 1740 升后备厢扩展容积。AMG 高性能版本最大功率达 608 马力,0-100km/h 加速预计进入 4 秒级。该车将于 2026 年在中德两地国产,中国版还将推出 6 座布局。

宝马新世代 iX3:全景投影与第六代电驱技术

作为宝马 Neue Klasse 平台首款量产车型,iX3 采用 “全景 iDrive 视平线投影” 技术,通过超近距投影在挡风玻璃上投射 40 英寸 4K 画面,成像距离 4-9 米,支持佩戴偏光墨镜清晰显示导航和车辆状态。

动力搭载第六代 eDrive 电驱系统,CLTC 续航达 900 公里,充电 10 分钟可补充 350 公里续航,综合能效较现有车型提升 20%。其大圆柱电池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联合研发,能量密度提升 20%,电池包厚度降低 10%,车身重心优化至 SUV 级别最低水平。针对中国市场,iX3 中国版还将深度融合本土 AI 大模型,适配微信、支付宝等高频应用,并针对复杂路况优化底盘调校。

奥迪 Concept C:纯电跑车设计语言革新

奥迪发布的纯电双座跑车 Concept C,设计灵感源自 1936 年 Auto Union Type C 赛车和 2004 年第三代 A6,首次在敞篷车上采用电动伸缩硬顶,可在保持整体造型的同时实现敞篷驾驶。其前大灯和尾灯各集成四个水平排列的发光单元,夜间动态光效强化品牌辨识度。

内饰配备环抱式座舱和可折叠 10.4 英寸中控屏,量产版预计基于 PPE 平台打造,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续航目标超 600 公里。此外,奥迪还展示了 “TT Moment 2.0” 概念车,定位介于 TT 与 R8 之间,采用 PPE 平台和 800V 架构,预示未来电动跑车的技术方向。

写在最后

对于 BBA 而言,这场主场技术秀不仅是对市场压力的回应,更是对于豪华定义权的捍卫。当奔驰的能量回收系统、宝马的碳化硅技术、奥迪的固态电池相继落地,传统豪华品牌正通过核心技术创新重构电动时代的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车高喊着“技术平权”,但是平权并不是单方面的,如果BBA融合了中国的尖端新能源以及智能化技术,那么,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底蕴、品质、调校等素质,将成为它们重回巅峰的重要依仗。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