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中国星东方曜亮相 燃油车智能化向新能源看齐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在新能源成为行业叙事主线的当下,吉利却选择在成都车展把燃油车再次推到聚光灯下。8月29日,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首次亮相,以一组富有东方意境的新车色和一整套智能化、舒适化、安全化升级,刷新燃油车的豪华新标准。

过去几年,中国车市几乎被“新能源”三个字覆盖,但燃油车的用户基础依然庞大。今年上半年,燃油车仍然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近一半份额。对不少消费者来说,燃油车的稳定性、熟悉感与使用习惯,仍然不可替代。

吉利对此的判断很早。2023年发布的《台州宣言》中,明确提出“油电并行”,既要推进电动化,也要保持燃油车市场的竞争力。本次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的亮相,正是对这一战略的延续,通过技术和体验的革新,为燃油车赋予新的生命力。

相比动力、空间这些传统优势,中国星东方曜系列最具突破性的,是智能化体验的全面提升。

首先是底层架构。它打破了燃油车常见的分布式电子电气系统,直接上马GEEA3.0电子电气架构。简单理解,就是为整车装上“中央大脑”,再配合千兆以太网,实现整车全域的高速互联。过去需要逐个模块升级的软件,如今能通过整车FOTA无感更新,让车辆随着使用不断进化。

在此基础上,东方曜系列引入了星睿AI大模型。它不仅仅是车机语音助手,而是覆盖动力调校、驾驶辅助、车辆诊断等多个层面,像一个会学习的“智慧管家”。这意味着即便是燃油车,也能实现类似新能源车型那样的“越开越聪明”。

座舱层面,中国星全系标配Flyme Auto智能车机,基于高通8155芯片,保证了流畅度和生态扩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语音交互已经深度结合大模型,能在用车、出行、娱乐、对话等场景中形成自然交流。这让车从冷冰冰的出行工具,真正进化为“有温度的伙伴”。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东方曜系列首次搭载千里浩瀚H3方案,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算力超过百TOPS,支持高速NOA和全场景驾驶辅助。在燃油车上提供这一级别的智能安全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可以说,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星与合资燃油车之间的最大差距,也是其对年轻消费者最具吸引力的筹码。

当然,智能化并不是东方曜系列的唯一亮点。吉利在设计、驾控和舒适性上,也试图重塑燃油车的豪华体验。

东方曜系列推出的月牙青、莫高蓝和丹青三款专属色,灵感均来自敦煌文化。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差异化,更是中国设计自信的表达。相比千篇一律的金属灰和银白,这类“东方色彩”显得更有文化归属感。

动力方面,2.0TD发动机+爱信8AT的组合,已经在市场验证多年。东方曜系列在调校上更追求低速响应和全域平顺,同时依托CMA线控底盘和AI数字底盘,让车辆在城市、山路和高速工况中都能保持稳定的动态表现。

舒适性上,新增的副驾腿托和16扬声器Flyme Sound音响系统,把豪华感延伸到每一个乘员。尤其是CCD可变阻尼悬架的引入,让底盘能根据路况智能调节软硬,不仅提升行驶平顺性,也减少了通过减速带时的冲击。对用户来说,这种“看不见的舒适”,往往比参数更能打动人。

吉利在安全方面的积累,已经体现在专利数据和市场口碑上。东方曜系列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信息安全等九大维度提供全方位守护,其中高速工况下的AEB和自动避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燃油车的安全上限。

安全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加分项,而是豪华的底线。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恰恰是购车决策最核心的信任来源。

截至7月,中国星星瑞、星越L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其中星越L已经连续两年稳居燃油SUV销量冠军,星瑞则长期保持中国品牌A级轿车销冠。在整体燃油车市场承压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

销量说明了一个事实,“高价值燃油车”仍然有强劲需求。

新能源车正在改变行业格局,但燃油车并未退出舞台。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的出现,让燃油车在智能化、舒适性与安全性上完成了一次向上的跃升,也让“豪华”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属。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