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蔚来,新能源圈的“相爱相杀”日常

在新能源汽车这片江湖里,理想和蔚来就像一对“欢喜冤家”,竞争起来那叫一个热闹,连我们这些看客都觉得精彩。

先说说销售端的事儿,最近这俩品牌的销售“battle”得可凶了。有蔚来销售跟客户介绍车的时候,会特意说理想的增程技术在跑高速的时候能耗高,说这技术就是过渡用的,没什么未来。理想销售知道了,也不含糊,直接回怼,说蔚来的换电模式受换电站数量限制,跑长途根本不方便,还吐槽蔚来有些车型底盘太硬,家里人坐着不舒服。更有意思的是,蔚来的高管沈斐还爆料,说有理想销售劝客户别订乐道L90。而且不少消费者也说,自己订了蔚来ES8后,就接到理想销售的电话,电话里不光说理想L8空间大,还瞎吹蔚来的服务套餐贵,芯片有问题交车慢。这种销售之间的互相“拆台”,表面看是销售为了业绩,其实也反映出品牌在产品没那么突出、同质化又严重的时候,想通过说对手坏话来抢用户。但这么干很容易让消费者反感,要是说了假话,说不定还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呢。

再看产品和战略,这俩品牌也是各有各的路子,互相较劲。理想靠增程式技术,解决了大家的续航焦虑,旗下的L系列车型,凭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服的配置,精准抓住了家庭用户的需求,把车打造成了“移动的客厅”,特别受有孩子的家庭喜欢。不过它也有缺点,底盘调得太“软”,操控性不好,纯电续航也短,平时上下班得老充电。蔚来走的是高端路线,还有换电系统,产品涵盖SUV和轿车,设计上讲究“第二起居室”,所有车都标配了NAD智能驾驶的硬件,选装激光雷达后,城市NOP+功能特别厉害。买蔚来的大多是一线城市收入高的人,他们看重品牌格调还有服务生态。但蔚来全是纯电+换电的模式,在三四线城市换电站少,而且车的价格普遍比同尺寸的其他品牌车贵。

价格策略上,蔚来最近有大动作,全系100kWh长续航电池包,整车购买价降了2万,电池包单独买也降到10.8万,还给老车主2万的焕新礼金。这一下就戳到了理想“无限续航”的痛点,给理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外,蔚来的产品更新也很巧妙,第三代ES8马上要发布,大家都猜价格会调整,到时候和理想L9竞争会更激烈。降价之后,蔚来的ET5、ET5T、ES6、EC6这些车型,和理想L8、L7的价格差距变小了,30万左右预算的消费者选起来更纠结了。理想这边呢,确定要减少车型的SKU数量,回到理想ONE和L9的时代,把单一配置做到最好,同时加快技术平台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今年理想的纯电产品线也有规划,MEGA每个月能稳定卖3000台以上,i8已经开始交付了,九月份还要发布i6。

销量和市场表现这块,俩品牌的发展也挺有戏剧性的。以前理想从没人知道,到销量、盈利、市值都领先,现金储备超过1100亿元。蔚来一开始很风光,靠着厉害的投资人、高端的发布会吸引了不少关注,首款车型ES8打进了高端市场,但后来销量上不去,还亏了很多钱,今年一季度就亏了67.5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不过到了今年下半年,情况变了。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到顶后,理想的首款纯电SUV i8销量不好,7月销量同比下降40%,只有大概3万辆。而蔚来汽车销量增长了3%,尤其是乐道L90开始交付后,8月第二周的销量比理想L9和L8加起来还多,第三代ES8同期的订单也超过了L90。资本市场也有反应,乐道L90发布后,蔚来港股股价涨了77%,理想汽车股价却跌了约28%。

理想和蔚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你追我赶,竞争特别激烈。对咱们消费者来说,他俩竞争意味着能有更多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领先,咱们就等着瞧吧。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