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小米SU7的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2025年2月11日13时53分许,28岁的王某驾驶蓝色小米轿车沿临颍县滨河路由西向东行驶,行至临颍县滨河路与经七路交叉口东约300米处时,贸然越过黄实线强行超车,与白色本田轿车发生碰撞。两车碰撞产生的碎片,又与白色现代轿车发生撞击,造成三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故导致四人死亡、两人受伤。而按照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表述,“经鉴定,事发时王某车速约为133~134公里/小时。白色本田轿车由东向西正常行驶,两车避让不及发生剧烈碰撞,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应该说,这起事故本身的“是非曲直”并不难判断,王某驾驶小米SU7把时速飙到了133公里以上,属于严重超速,且越过黄实线强行超车,进而造成碰撞,自然要负全部责任。对此,老郑还是想强调一下,如今的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一是提速比较快,即使是一辆普通版的小米SU7,从零加速至100公里/小时,只需要5.28秒,这样的加速能力放在燃油车里妥妥地属于“小钢炮”级,仅次于跑车;第二,纯电车型的车重是大大超过燃油车的,同样以小米SU7为例,其整备质量为2吨,同样级别的燃油车,雅阁也就是1.5吨,凯美瑞则不到1.6吨,关键小米SU7在纯电车型中还属于轻量化做得不错的,其他同级别竞品更重。
如此,路面上行驶的纯电车更快更重,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自然更“惨烈”。对此纯电车车主要有清醒认知,您开的既是一辆车,也是一颗迅猛的“高速炮弹”,所以务必小心小心再小心,请绝对遵守交通规则。另外,小米在6月曾推出“安全驾驶挑战”活动,打出的口号是“和我们一起敬畏速度,安全出行”,老郑认为,对于小米汽车的驾驶群体而言,类似的“安全训练营”活动还得多搞,小米汽车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发生时,本田车内坐了6个人,3个大人与3个小孩,已属于超载,虽然事故认定与超载无关,但事故伤亡却与超载有关。试想一下,如果“不凑合”“不超载”,6个人分乘两辆车,至少会降低伤亡人数。还有,本田车内的副驾驶座上,是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小孩,这也是非常危险且违法的。总之,交通安全意识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提高。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天钟)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