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普惠与全域自研双轮驱动,零跑汽车实现半年度盈利

这可以算为新能源汽车圈的一大喜讯,零跑汽车半年度财报宣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它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零跑汽车正式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新势力”的生存逻辑与发展路径。

交付、营收、毛利率全面突破,盈利背后是体系化胜利

财报显示,零跑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新车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登顶中国新势力销量榜首;营业收入达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提升至14.1%,创历史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手握资金295.8亿元,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均为正值。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市场对零跑产品的认可,更是其从研发、制造、供应链到渠道与服务全链条协同能力的体现。尤其在价格战依然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零跑能够实现毛利率的显著提升,说明其已初步建立起“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产品溢价”的健康商业模式。

产品矩阵精准卡位,“科技普惠”战略见效

零跑在今年密集推出多款新车,覆盖B、C两大平台,形成从A0级到中大型SUV、轿车的完整产品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并没有一味追求高端化,而是坚持“科技普惠”路线,将高端配置如AR-HUD、激光雷达、800V超充等推向15–20万元主流市场。

例如C10上市16个月全球交付突破15万台,C11累计销量超25万台,B10次月交付即破万,B01上市72小时锁单超1万台。这些现象级产品不仅带动销量攀升,更在细分市场中建立起牢固的用户认知和口碑壁垒。

技术护城河,全域自研从口号走向落地

零跑一直强调“全域自研”,2025年发布的LEAP 3.5技术架构是其最新成果。该架构采用高通8650+8295芯片方案,实现舱驾一体和中央域控高度集成,体现出零跑在电子电气架构层面的前瞻布局。

在智能驾驶方面,零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团队规模与算力资源同比翻倍。端到端城市NOA已实现量产上车,计划在年底前推出城市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此外,自研AR-HUD、CTC 2.0电池等技术也已陆续装车,形成从三电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全栈技术闭环。

出海提速,本地化布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1–7月,零跑出口24980台,稳居新势力出海第一。尤其在欧洲市场,7月订单突破4000台,B10将于9月在慕尼黑车展上市。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已在马来西亚启动C10的本地化组装,并计划2026年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

这种“产品出口+本地化生产”的双轨模式,不仅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也更利于融入区域市场,形成品牌忠诚度。零跑在国际市场上被评为“德国经销商满意度第一”,表明其品牌与服务体系已初步获得成熟市场的认可。

渠道、服务、ESG,软实力的系统构建

截至2025年6月,零跑销售网络已覆盖286个城市,拥有806家门店,单店店效同比提升超50%。“1+N”渠道模式和“金种子”经销商计划显著提升了渠道健康度。

在服务端,“三快两省”战略(快响应、快修复、快备件、省时省心)已实现15分钟响应率99.5%、一次性修复率98.3%、48小时备件送达率91.5%,用户体验持续优化。

此外,零跑连续两年获MSCI ESG评级AA级,与中国一汽达成技术合作,并向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500万元,展现出其在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方面的长期主义价值观。

启示:新势力进入“盈利与增长”双轨新阶段

零跑的半年度盈利,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标志着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正式从“烧钱换市场”迈向“健康增长”的新阶段。

2025年是零跑成立十周年。从“活下去”到“盈利起来”,再到“走出去”,零跑正在用一套组合拳证明,在没有巨头输血的情况下,新势力依然可以通过产品、技术、渠道与全球布局实现可持续增长。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