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路费或将全面重启,燃油车主的压力减轻了!”
“国道或将逐步征收养路费,电动汽车还有优势吗?”
“燃油车和电动车用车成本最大的差异来自养路费!电动汽车或将要承担养路成本”
……
近期有没有看到过类似标题的资讯?
有网友发来相关文章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养路费”是不是要全面开始征收,部分地区的国道开始建收费站是不是信号?
笔者认为“养路费”是不会重启的,部分国道的部分路段收费和“养路费”完全是两码事!现在所有关于“养路费和国道收费”的话题都是强行关联的臆测,是谣传,或者是在制造汽车用户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
养路费实际在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
于是许多年轻的司机们并不知道养路费是怎么回事,以及不清楚养路费的征收方式;制定养路费其实是“以路养路”的一种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贷款修路、公路收费,以收费所得来驱动公路建设和道路养护。
那么为何要取消收取养路费呢?
这就不得不提养路费收取方式的不合理之处,以普通家用车为参考,曾经的城市有按照月收取的方案;征收参考是车辆的整备质量,假设车辆为1吨重,对应的可能是200元/吨,那么每个月就要缴纳200元的养路费,2吨重的汽车则要缴纳400元的养路费,以此类推。可是这样的征收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些整备质量2吨的小型汽车每个月可能只开几天,而同样为2吨重的另一辆小型汽车可能每天都要开上百公里;所以让这两台车在同一时间周期内承担同样的养路费,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养路费带来的争议是非常大的,而且相当程度的影响了家用车消费市场的活力!在DPI平均数值并不算高的阶段里,养路费会给家庭用车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下图为网友晒出的曾经的养路费缴费凭证)
以路养路的思路没有错,只是上述方法存在不妥,且同时影响到汽车市场活力,那么这样的方案显然会被取消。
于是就有了“费改税”的转变。
将养路费所需要的费用转化为税,合并到油价里——曾经开车就要加油,那么在所有车主面对的燃油附加税都一样的前提下,开车多则多加油、开车少则少加油——开车多则多承担养路成本,开车少则少承担养路成本,这样就公平了。
所以“费改税”是正确的方案,而现在不可能再改回去,不可能再用一个不合理的方案。
于是现在可以剖析相关谣传存在的两大漏洞。
具体为:
相关资讯里强行把极个别的国道重建收费站描绘为“养路费重征的预示。”殊不知养路费是强制性收费,而个别的国道收费路段是自愿性收费,车主走该路段才会被收费,完全不存在强制。即便未来会出现较多的收费路段,以现在四通八达的二到四级公路为参考,司机们总也能找到其他非收费路段去绕行。
并且新能源汽车在收费路段的通行费虽然是与燃油车相同的,但也正如上所述,只要不存在强制性收费就不存在“养路费重启”的可能性。
新能源汽车很难征收养路费,道路管养费用或应当从燃油附加税转向车船税并与其叠加。
燃油车总需要加油,于是不得不去加油站;只要去加油站加油就得负责养路的成本;那么把相当的成本转嫁到汽车充电费用上不就公平了吗?然而这是行不通的。因为电动汽车可以在公共充电站充电,也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给车辆充电,通过充电站和专用电表可以增收养路税费——但是有条件的车主也可以从家用电路拉出一条线路,用家用电给车辆充电;而家用电也有“峰谷分时电价”的非阶梯式用电方案,用该方案可以做到不论充多少电都是固定电价,可以说电动汽车用户总有办法去充没有养路税费成本的电。
所以有些网友认为从电价调整实现燃油车压力分摊的观点是不可行的。
目前看来可行的方法只有转向车船税,这项费用是以“年”为周期来征收,捆绑交强险;征收标准可以考虑依照整备质量,对于道路损坏程度而言,整备质量越大则损坏程度越大,这是合理的参考。
然而以上依然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目前没有任何权威部门或相关机构透露过一点相关信息。所以还是不要轻信谣传,只是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