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雪佛兰,现在的销量为何会低到这个份上?”
问题来自一名雪佛兰探界者用户。
对于其提出问题中的描述只能说无法反驳,雪佛兰合资品牌的月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不足四位数;五月份为704辆,六月份为585辆,七月份降至504辆!注意该数据为品牌的零售销量而非某一款车的数据。
销量确实不高。
并且整个品牌中的科鲁泽轿车销量占比过于高,以七月份的数据为参考,该车以387辆的数据占品牌销量的76.78%;可以说一旦科鲁泽“沉底”则雪佛兰品牌再难迎来转机;只是雪佛兰的销量为何会低到如此程度呢?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简而言之,作为合资汽车品牌需要积极的、高度的品牌评价,其需要一个相对高端的品牌定位;而雪佛兰过早开启“以价换量”的竞争模式,在合资汽车价格普遍相对稳固且偏高的阶段里,雪佛兰汽车产品已下沉到同期整体定位偏低的自主品牌的产品价格区间里。
对于早期的合资汽车用户而言,在其普遍认知中是国产不如合资、合资不如进口,品牌排序就是这样。
所以合资汽车应当对标的竞品需要是合资品牌,“降维”与自主品牌角逐在特定的阶段里难免会影响其潜在用户对其品牌的评价——用三个字来概括其冷门的原因:便宜了。不用觉得这个结论不可思议,不是所有的品牌与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低。
撇开品牌认知的变化不谈,雪佛兰品牌主力车型产品性价比相当高。
比如全系匹配AT变速器的雪佛兰探界者,售价主要重叠同期合资品牌中型SUV的中大型车开拓者;以及门槛价一度低至10万级、15万以内可以让2.0T版本落地,并且同样全系使用AT变速器的雪佛兰迈锐宝XL,谁能说这辆车的性价比低?客观来说,即便是同价位的国产轿车也不见得有如此之高的性价比。
由此可以印证上述结论。
同时也能够找到扭转局面的方法:重新来过,重塑品牌,重整产品线!
笔者始终认为雪佛兰应当引进部分真正的美式汽车,并应用一些本土化的驱动技术;比如引进大型豪华越野车萨博班,用于拉升品牌定位,通过混合动力技术对标国产红旗国耀、仰望U8、宝马X5等车;再引进雪佛兰太浩,同样通过混动技术对标国产理想L9、问界M9、腾势N9等车;轿车可以打造全新车型,通过电驱动技术复产后驱迈锐宝,以科迈罗等经典标签打造猎装车;甚至可以引进克尔维特的部分车型,通过电驱动技术打造四门猎装跑车,和小米SU7、极氪001等车展开角逐。
总而言之,其需要让合资的雪佛兰汽车真正具备典型的美式汽车风格,同时还要融入本土化的驱动技术,这样才能获得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青睐。
观点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