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车市资讯

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多个关键指标均实现超预期突破

载着乘客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城市中心自如穿梭,装满新能源汽车的汽车运输滚装船接连起航,更多自主品牌不断加强产业链协同……“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产业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业内专家指出下半年,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化、国际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发展硕果累累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多个关键指标均实现超预期突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的352.1万辆到2024年的128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2%,远超国际水平。2025年上半年产销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升至44.3%。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王耀指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上升到稳定发展的高度。

“出海”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力的一大方向。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走向世界。”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部部长朱一方表示,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出口规模持续领跑,并且正从产品出海升级为“技术+生态”协同输出。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过去一年,汽车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智能化技术持续突破,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加速应用,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超过一半。

智能化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化也在持续加深与产业的融合,智能化技术正成为车企发力的重点。

朱一方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与交通、通信、能源等多个万亿级产业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将全面重塑汽车技术、产品形态、产业生态以及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不只在电动化领域引领了全球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也在持续探索并引领。”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将进一步积极拥抱智能化,加快技术研发脚步。未来,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并通过‘整车智能’战略引领行业变革。”

零跑汽车副总裁周颖表示,汽车下半场的竞争是智能化的竞争,“车路云一体化”则被视为智能化破局的关键。“浙江省是‘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省份,我们也在深入参与。”

除了专注自身技术研发,车企也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涉及多学科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多方发力规范市场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市场竞争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王耀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在市场逐渐进入全面竞争力较量的当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全方位竞争力。政府则需要加强对于产业的指引,持续巩固‘内卷式’竞争整治效果,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引导企业转向技术、品质、服务竞争,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为了更好地规范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产业长期发展,各部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

“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现和下半年的发展势头,我们对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乐观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新车销售占比有望超过50%。”王耀说。

(据《经济参考报》 作者:袁小康)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