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向智向新加速低碳转型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十堰日报记者 马会骏 沈进虎

  夏日炎炎,东风正劲。7月30日,走进东风商用车车身智能制造升级项目装焊车间试生产现场,随着一道激光精准划过,车顶与车身就像拉拉链一样,被牢牢焊接在一起。

  “这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智慧工厂,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集成102项“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技术,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装焊、装配车间已投入试生产,涂装车间加紧设备调试。

  在车间外部,近1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屋顶在烈日下闪耀着深邃蓝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5.99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000吨。”这位负责人表示,工厂还通过余热回收、水性涂料工艺等创新工艺,使能耗较传统工厂降低30%、碳排放减少30%,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削减50%。

  十堰作为“中国商用车之都”,全市有整车企业12家,从事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的企业3167家。如今,这座汽车城正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新动能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近期签下河北保定客户300台氢能重卡订单,目前正全力生产保交付。”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今年推出的第三代氢能重卡,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整车减重1吨,凭借大载重、长续航、高强度作业等优势畅销山西、河北、上海等地。

  在位于十堰张湾区的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生产车间内,储能电池生产线数十道工序全自动运行,储能电芯源源不断下线。“在手订单超过18GWh,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20亿元。”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能介绍,当前公司正以接近满产状态加快生产保障交付。

  “全市已培育规模以上新型电池企业32家,覆盖电池正负极材料、铝箔铜箔、电芯制造等多个环节。”十堰市经信局副局长盛慧介绍,除动力电池外,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均正在十堰布局。

  占据十堰汽车产业“半壁江山”的零部件企业,也在加速向“新”迈进。同创钢质同步器齿环、精诚汽配差速器等创新产品成功进入乘用车市场;水加热PTC总成、车载储氢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填补行业空白;华阳变速、泰祥股份等600多家零部件企业成为国内新能源主流车企一级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十堰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位居湖北省第一。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0.7%;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8%、33.4%。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