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比亚迪在深汕工厂迎来历史性时刻: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作为这一里程碑的载体,仰望品牌旗舰轿车U7以“超级四电旗舰”之姿亮相,宣告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化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从中国冠军到全球引领者
销量狂飙: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国内销量达211.3万辆,同比增长31.5%;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128.5%,销量突破47.2万辆,稳居全球新能源销量榜首。
8个月新增300万辆:自2024年11月第1000万辆下线后,比亚迪仅用8个月便达成新里程碑,规模效应与技术反哺形成良性循环。
数据是实力的最佳注脚。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国内销量突破211.3万辆(同比增长31.5%),海外销量达47.2万辆(同比激增128.5%),稳居全球新能源销冠。这种增长并非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多品牌矩阵精准覆盖全市场:
王朝 / 海洋系列:以秦、宋等车型占据10-20万元主流市场,2025 年上半年累计销售197.2 万辆,市占率超35%;
腾势 / 方程豹:腾势D9稳坐MPV销冠,方程豹钛3三个月销量破 2万辆,打开30-50万元市场空间;
仰望品牌:百万级U7交付超1万台,其中70% 曾拥有传统豪华品牌车型。
当 "技术普惠" 遇上 "消费觉醒"
千万辆下线不仅是比亚迪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人礼。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08.3万辆,其中比亚迪贡献显著。这种集体突围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当欧洲车企还在为碳排放法规焦头烂额时,比亚迪已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当日本车企固守氢能源路线时,中国混动技术已成为全球主流。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18%,成为唯一销量超200万辆的车企。
对消费者而言,比亚迪的成功意味着更多选择与更低价格。随着DM-i车型下探和智能化技术普惠等,10万级新能源车不仅续航得到突破,也让消费者享受更多智能化待遇。
未来已来:碳中和时代的中国方案
比亚迪的发展轨迹,恰好契合全球碳中和进程。其新能源汽车累计减少碳排放超6300万吨,相当于种植3.4亿棵树。而在储能、光伏领域的布局,更让比亚迪从单一车企转型为 “零碳解决方案提供商”。
展望未来,比亚迪的技术储备令人期待,固态电池研发进入中试阶段,60Ah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2027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大规模应用;800V高压平台即将量产,智能驾驶算法迭代至天神之眼2.0版本,支持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和全场景智能泊车。这些技术突破,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智能化演进。
汽车网评:
从深圳湾畔的小电池厂,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下线的欢呼声,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庆功曲,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