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手动挡车时必须踩离合吗?停车后需要挂档防止溜车吗?

尽管手动挡车型在新车市场逐渐减少,但仍然有大量的手动挡车辆在路上行驶,这些车通常都是价格较为经济实惠的小汽车。操作手动挡车辆与自动挡车辆存在显著区别,不仅体现在油门和离合的协调技巧上,还包括许多需要掌握的小诀窍,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今天,我们将针对两个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启动手动挡车辆时是否需要踩下离合器?停车后是否需要重新挂档以防溜车?

在启动车辆时应当踩下离合器,这是基本的安全操作要求。在手动挡车辆更为普及的时代,因未踩离合启动车辆而导致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即便是经常与车辆打交道的4S店、修理厂工作人员也难免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仅是未踩离合器,而是因为没有在停车后将挡位调至空挡。有些司机可能因为急匆匆地到达目的地,而忽略了调整挡位直接熄火;或者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有熄火后再次挂入一挡的习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踩下离合直接启动,就会造成带挡打火。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启动前需要检查挡位,确保处于空挡状态才能点火启动,这一点在驾照考试中也是被严格要求的,同样对维修人员也有此要求。然而,即便存在这样的规定,人们偶尔也会疏忽大意忘记执行。一旦在挂挡状态下点火,起动机将带动发动机旋转,由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是硬链接,变速箱也会随之旋转,导致车辆在启动的同时向前窜动。由于起动机力量强大,车辆窜动的力量也非常大,即便是拉了手刹也无法阻止车辆突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这对于车前的人或障碍物来说极其危险。

带挡启动车辆造成的危害在于容易发生事故,如果有人正在上车,也可能造成伤害。尽管如此,这种行为对于车辆本身的影响并不大,不会因为偶尔的带挡启动而损坏车辆的任何部件。如果说到损伤,最有可能的是起动机,因负荷增大,电流增大,容易引起过热烧毁。但是,启动时间非常短暂,即使电流再大也不会烧毁起动机,对其寿命几乎没有影响。

踩下离合启动相当于一个双重保险措施:首先检查是否处于空挡,其次踩下离合。长期坚持这种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假设遇到紧急情况忘记第一步,第二步作为保障也可以防止车辆移动。因此,部分制造商考虑过这个问题,并将车辆设计为只有踩下离合才能启动发动机,以此强制驾驶员踩下离合并安全启动。

关于手动挡车辆的第二个技巧是在停车后重新挂档以防溜车,这在年长的司机中曾经是常规操作。停车后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止车辆滑行,自动挡车通过拉起手刹和挂入P挡实现双重保障,而手动挡车也应该实施双重保障:一是拉紧手刹,二是通过挂档来利用发动机制动防止滑行。这样即使手刹出现问题,依靠发动机制动依然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防止车辆滑行。

在某些车型的用户手册中推荐这种操作方式,尤其是在坡道上停车后挂档以防溜车。虽然手刹拉紧可以防止车辆滑行,但老化或拉线变长可能导致制动力减弱。当时可能不溜车,但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溜车的情况。除了挂档外,有些人还会用砖块等物品阻挡车轮,也是为了防止手刹失效导致溜车。具体挂哪个挡位应根据停车时的坡度决定:停在上坡路段应挂一档,停在下坡路段则挂倒挡。如果停在平路上,可以不挂档,仅靠手刹就能保证不溜车。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