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大获全胜,小米汽车交付超30万台

     

雷军一出手就是王炸。

  

01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破30万台

在小米汽车首批交付仅过去462天之际,雷军三年前“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的豪赌,已经悄然改写了行业格局。

近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

随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感谢所有车主朋友们的信任,我们将持续努力,用十倍投入认真造车。”

据悉,小米汽车于2024年4月初开启首批交付,仅用七个多月的时间就达成了首个10 万辆交付里程碑。此后,小米汽车的交付速度显著提升,从10万辆到20万辆仅耗时四个月。

进入2025年以后,小米汽车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1月交付量超2万台,3月交付量达到2.9 万台,4月交付量也达2.8万台。

在5月底的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就透露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5.8万台。也就是说,小米汽车在最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又完成了约4.2万台的交付。如此看来,小米汽车的平均月交付量接近3万台。

而小米汽车从零到30万的交付量成绩,也刷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交付速度纪录。公开信息显示,其他新势力车企达成30万交付这一目标的时间要长得多,极氪汽车交付30万辆用时33个月,理想汽车用时39个月,蔚来用时4年7个月,零跑用时约5年。

这足以见得,小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势头,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快速增长和重大突破。

如今,看到小米汽车如此之大的成就,谁还能想到,当初雷军的跨界造车之路布满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2021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小米汽车的发展,认为其跨界造车没有优势,而且汽车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跨界造车吃力不讨好。

当时,雷军并没有出来回应。直到2024年3月,雷军召开了小米SU7的上市发布会,直接用行动回应了网络上的质疑声音。雷军表示,“过去的三年,每天战战兢兢,但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向前!”

此外,在同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雷军谈到了自己加入汽车行业的原因和初期准备。雷军表示,在2021年,由于手机业务受到美国制裁,小米选择造车。自己亲自带队走访多家车企、访谈超200位业内人士、并举行4次高管会议进行讨论。最终,小米公司决定正式加入汽车行业。而且,雷军还透露,在决定造车之初,小米汽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前5车厂,并为此计划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或许当时的雷军也没想到,小米汽车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具体来看,小米SU7一经发布,就一炮而红,上线不到半小时,预定量就突破5万。而且,据易车榜最新数据,今年6月,小米SU7在中国市场纯电动中大型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零售销量为23225辆。也就是说,即使距离小米SU7发布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其仍保持着较高的销售额增长。

小米SU7取得的成绩已经足够亮眼,而小米YU7的成绩还要漂亮得多。

今年6月26日晚,小米首款SUV,小米YU7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小米YU7的价格,标准版25.35万、Pro版27.99万、Max版32.99万。

虽然,当时价格一出,就有网友表示,还是有点贵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小米YU7的销量。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仅18小时锁单量就突破24万台。

对此,雷军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称,“订单远超了我们最乐观的预期。在此,我要以最诚挚的心说一声,谢谢!”

此外,在7月初的返场直播中,雷军也说道,“看到大定数据的第一时间我都愣住了,看了好几遍才跟现场的人分享。三分钟大定20万单,一小时大定28.9万单,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所以大家都非常震惊。”

或许,正是因为当初的跨界造车之路布满了各种质疑的声音,以及小米汽车上市后经历的各种舆论风波,雷军才如此看重小米汽车的发展,企图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不过,小米汽车也不负所望,其成长速度堪称我国新能源汽车史上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汽车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雷军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日前,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发布,雷军上榜,位居第二。

02产能提升,是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亮眼成绩的背后,小米汽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为突出的是产能问题。

目前,小米仅有北京亦庄一座工厂投产,月产能约3万辆,难以同时满足SU7和YU7两大爆款的需求。

所以,小米汽车目前正面临着一大批用户的催单。对此,雷军在返场直播中表示,“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其实都很不错,比如可以关注一下小鹏G7,还有月底将要发布的理想i8。另外,Model Y这辆车不错,特斯拉昨天还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大家也可以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漫长的交付周期,除了面临车主的催单之外,也招来了友商的“截胡”政策。

据悉,对于小米YU7漫长的交付周期,多家车企和品牌纷纷宣布,针对已预定爆款小米YU7在内的多个品牌车型的用户,如果转而购买自家产品的,可享受退订补偿的相关政策。

甚至有的友商还专门针对小米YU7推出了销售培训话术,要求销售人员通过贬低小米产品的方式,引导用户退订。

对此,雷军表示,“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个别的车企啊,专门针对小米YU7的拦截应对话术。我也认真学习了一下,实话实说,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一些诋毁和歪曲,我觉得大可不必。我真的不建议同行这么做,我相信每个产品有每个产品的优点,如果你们很自信的话,只需要把你们的优势讲出来就行。”

不过,近日也传来了好消息。多位小米汽车销售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米YU7车型的排产计划已经提速。其中,标准版车型将提前2周交付,Pro版提前4周,Max版更是提前了5周。

而且,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消息,小米加速在北京亦庄拿地,扩建生产线。去年7月,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以约8.42亿元竞得亦庄新城YZ00-0606街区0106地块使用权。拿地即开工,交易完成的第二天,小米就进场施工,建设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而该项目已经于今年6月中旬主体竣工,每日有多辆货车进出卸载供应商运送的材件,而且已经有工人进驻。

但是,根据小米汽车App显示,目前YU7 Max车型在锁定订单后仍需等待40-43周才能交付,Pro版则需等待49-52周,而标准版的等待时间最长,达到了57-60周。这意味着,即便是排产提速,仍有部分消费者需等待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提车。

整体而言,小米汽车在订单量和交付量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产能提升上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从长远来看,产能如果提升不上去,那么小米汽车将会流失大量用户。因而,在未来,小米汽车需要进一步优化生产供应链,提高产能,以满足市场的旺盛需求。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