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深夜回应!小米一夜爆亏400亿!

雷军的直播,可能是他有史以来直播效果最差的

“废话问题”

“广大百订车主真正关心的问题一个都没回答”

“讲过的还要再讲一遍吗?”

这样不耐烦、质疑的声音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小米用户。

流量可以托举小米,但小米能接得住雷军带来的流量吗?

01雷军直播“失误”小米一夜爆亏400亿!

7月2日晚,雷军时隔多日开启直播,带着新品AI眼镜、轻松愉快,内容却不平静。

他先是直接回应了近期多家车企“围猎YU7订单”的事情,表示:

“我也认真学习了一下,实话实说,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一些诋毁和歪曲。”

图源:微博

语气不重,但话锋不软,一时间弹幕沸腾,网友纷纷直呼“雷总真刚”。

但转头,他话锋一转,把时间分给了即将发布的小鹏G7、理想i8,甚至还夸了Model Y,表示:急用车可以看看新能源国产车,model Y也不错。

图源:微博

这话听起来仿佛退了一步,实则一步三算:

一是格局拉满,显示自家气度;

二是态度柔软,却在无声中坐实了对手“截胡”,也体现了小米YU7的产品力很强,等不到才买别的;

三是顺手送了一波热度,借机占据舆论高地。

然而,直播间热闹归热闹,外界却并不买账。

不少用户质疑:3小时直播全程在“讲段子、带货、念数据”,

对锁单延期、交付周期、定金退还等用户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闭口不谈。

图源:微博

弹幕中的一句话成为缩影:

“你说的都对,就是没回答问题。”

而股市的回应更为直接:

7月3日,小米港股开盘即跌,盘中最大跌幅超5%,市值瞬间蒸发近400亿港元。

这波可以说是为了格局,而丢了股价。

02 订单暴涨后遭围攻,YU7意外成众矢之的

如果把国产新能源市场比作一座竞技场,那么小米YU7,就是那匹刚刚冲出闸口的黑马。

此前YU7发布当晚,3分钟锁单20万台、一小时逼近29万,成为中国汽车史上最疯狂的预定潮之一。

图源:小米

雷军在直播中坦言,看到这个数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然而,也正是这场“暴击式爆单”,把YU7送上了友商的猎杀名单。

因为订单虽多,但锁单时间长达58-61周,换句话说,留给对手“挖墙脚”的时间有的是。

于是,友商们卷起袖子,开始围猎:

极氪推出“补齐定金”计划,销售甚至“手把手教你怎么退小米”;

蔚来直接开价,YU7锁单截图抵5000元;

上汽的智己则提供“定金抵用券”方案,换购LS6不吃亏;

小鹏、问界、华为智界、特斯拉等纷纷补贴、让利、刷存在。

这不是比价格,而是比谁下得了手。补贴不是重点,抢的是用户的“等待焦虑”。

某种意义上,YU7还未正式上路,就成了所有新能源品牌的流量焦点。

你在风口,我抢你的风口;你成了爆款,我就要让你爆掉。

而这波骚操作之后,也有部分准车主真的被截胡成功。

YU7订单不是锁了就稳,锁单前的犹豫期,已成一场车企大战的肉搏地带。

03 SU7光环褪色,老车主成“接盘侠”?

在YU7被全网围抢时,曾经的“新能源神车”,SU7,却悄悄跌下神坛。

曾经被黄牛炒到60万的SU7 Ultra,如今在二手市场的标价已跌至46万元,缩水超12%。

标准版SU7也难逃命运——仅跑3700公里的准新车挂牌价仅高于原价几千元,所谓的“热度溢价”已成为过去式。

而在二手车商口中,SU7 Ultra上牌即跌6万、7万已成常态。

有人将这一幕称为“老车主寒潮”:同样是小米车,上市不过百日,就陷入了内部竞食。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市场自发的理性回归。

雷军在直播中强调:

“SU7新增锁单反而更多了,6月份最终锁单大约1.4万辆。”

但这份自信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老车主的信任成本正在被快速稀释。

这也反映出当前新能源品牌的一个共病:

缺乏对车型生命周期的长远规划,新车一出,旧车即贬,品牌信用在一次次“上市更新”中被透支。

今天是YU7,明天会不会是YU7 Ultra?当消费者开始担心“新旧更替太快”,品牌稳定性就会面临严峻考验。

此前的极氪001一年三换代就是前车之鉴。

雷军不能只靠首发热度来赢得战场,还要给消费者一个“长期托底”的安全感。

04 写在最后

热闹背后,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雷总没有承诺交付时间,没有明确回应锁单争议,却把数据亮出来,把成绩晒出来,用情绪说服公众,你们看到的问题我知道,但请再等等。

只是,消费者还愿意等多久?

这场YU7风波让我们看到小米的魅力,也照见它的短板:爆款能力拉满,生态粘性不俗,品牌话题制造得炉火纯青。

但对供需预判、产品代际布局、用户托底保护等长期问题的准备,显然还未到位。

热闹终会退去,真正的考题,是如何让第一批YU7车主,愿意再买第二辆。


(汽车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