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举办,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21家企业云集一堂,集中展示当今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展会上,人工智能在铁路系统多场景的应用成为关注热点,我国时速400公里的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格外吸睛。
解锁铁路“智慧密码”
在国铁集团展区,不少观众驻足于“京沪高铁智能运营”沙盘。该沙盘展示了京沪高铁济南黄河特大桥至泰安站区间内,客运服务、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等多个场景的智能运营应用。“这是我们的无人机日常巡线系统,大家看这些航拍画面上实时闪烁的光标,正是人工智能快速识别出的铁路沿线潜在安全隐患,比如这里的垃圾、那里的漂浮物。” 工作人员介绍道。借助人工智能快速识别技术,地面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终端到现场确认安全隐患,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大幅提升了处置效率。
“京沪高铁智能运营”沙盘的展示,只是中国铁路从“速度”迈向“智慧”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个小小的展示窗口,那些旅客平日里看不见的高铁安全保障与智能运营细节,如今被清晰地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展览现场,国铁集团首次打造的人工智能专区,为观众带来了多元的铁路科技创新体验。该展区通过生产作业、安全检测监测、学习实训三大板块,集中展示了一批人工智能在铁路领域的应用成果,其中机器人数量最多,且本领各异。
在生产作业板块,四款不同的动车组智能检测机器人惊艳亮相,它们采用大模型与智能算法,实现了动车组的自动监测,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水下桥梁设施设备检查机器人则能代替潜水员进行水下自动化检测,有效保障了铁路职工的人身安全。而在安全检测监测板块,房建高空作业机器人、电务机房巡检机器人等,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安全检测的效率。
学习实训板块为铁路人才培养注入了全新活力。由国铁北京局牵头开发的铁路车务系统人身安全VR实训平台,通过VR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让职工能够“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作业场景中,对于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险,还能通过视觉冲击感受到真实感。“我们的这套教程凝结了20余位一线铁路优秀员工的工作经验,他们精心打造的数字人,将为学员的训练保驾护航。”工作人员介绍。
沉浸式感受最快高铁列车
去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正式发布,该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在展览现场,这列世界最快高铁列车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在国铁集团展区,CR450科技创新工程沉浸式体验区排起了长队,观众置身于体验区内,伴随着讲解声,虚拟的CR450动车组扑面而来,人们时而坐在车厢内,感受列车高速飞驰下的平稳运行,时而跳出车厢,俯瞰其在广袤大地上奔驰……;在铁科院展区,CR450BF型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成为观众争相拍照、打卡的网红列车;在中国中车展区,CR450AF型动车组数字样车亮相,戴上VR设备,人们可以看到最快高铁列车上,从涂装到内饰的每一个细节。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展览设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两个展区,展区面积近4万平方米。首次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设置室外试车展区,集中展示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新能源汽车、高速检测列车等先进试车装备。在那里,观众可以看到CR450动车组样车、新型磁浮列车、新能源机车等30列(台)先进实车装备,同时,开放制动系统实验室、高速弓网关系试验室、轮轨关系实验室、交流传动实验室、轮轴检测评估综合实验室、铁路5G创新实验室等6大重点实验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周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