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千的商品,隔几天降价数百元,甚至以一半的价格出售,网友称,商家这种行为叫“背刺”。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被自行车品牌“背刺”。“原价4298元的斯特拉95现在降到了2598元”,一名车主称,作为“一代神车”前两年加价才能买到。还有车主表示,花了16980元买的喜德盛AD7第二天就降价3000元。
据记者观察,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自行车销售进入淡季开始有了降价趋势,而今年的降价潮席卷到更多品牌。4月29日,记者走访成都线下门店发现,最近包括Trek(崔克)、捷安特、美利达、迪卡侬等自行车品牌,降价程度从上千元到上万元不等,部分车型降价幅度高达50%。
城市骑行在去年因大量新人和新店涌入,骑行行业进入发展高峰期。但从一车难求到如今的大范围降价潮,也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如今骑行真的开始降温了吗?
消费者购买自行车第二天降价3000元(小红书截图)
1
公路自行车开启降价模式 有品牌最低打5折
今年2月,Trek(崔克)带头冲锋,其线上店对部分车型进行价格调整,降价幅度最高达50%,其中,以高端碳纤维车型的降幅最为显著。而在两三年前,降价的车型在其门店内都是一车难求的程度。
这一自行车高端品牌的降价在骑行圈引发热议,国外品牌里,Specialized闪电公路车也进行了降价,Aethos Sport型号降了一万元;S-Works型号降了两万。
随后自行车界的巨头捷安特也放出了大招,如PCR Ltd2+原价6998元,现价5598元;PCR Ltd2原价4998元,直降1000元。入门级的SCR原价3998元,现在3198元即可拿下。
延续大半年的降价让“等等党”们受益,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吐槽,有车主称自己头天刚买的自行车发现第二天就降价了3000元,感觉到了“背刺”。
4月29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自行车门店,发现大部分品牌都开启了降价策略,特别是入门级公路车纷纷调价。“主要是斯特拉93和95降价很多,因为准备出新款清库存。”一家美利达门店老板告诉记者,自行车从4月1日开始降价,如果消费者在3月份购买都会有一些补贴。另一家喜德盛门店工作人员也称,部分热门车款也进行了降价,其中喜德盛AD7降价3000元。
迪卡侬部分自行车开始打折(网站截图)
2
从一车难求到价格“大战” 骑行热逐渐“退潮”?
随着户外运动需求激增,自行车一度成为“硬通货”,供不应求甚至推高了价格。
“平均一家门店一天能卖一辆就能正常维持经营,高峰期一家店一天能卖十几辆自行车。”经营了4家自行车店的张先生踩准了行业的红利期,2022年还经历过店里自行车被卖空的场面。
商家贴出的自行车折扣广告(网站截图)
直到去年夏天,自行车市场进入最后高峰期,出现了许多初级爱好者,还有大量新人涌入这个赛道开店。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一些来自国外的配件产能跟不上,导致供求关系变化,出现了一车难求的局面。“比如去年的热门款喜德盛AD350,最早出来的时候都是需要加价购买的,或者要等很久才能提车。”
张先生感受到,去年9月行业进入淡季后就有点开始“降温”了,逐渐到今年各大自行车品牌开始降价。他称:“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骑行圈跟风者较多,去年购买自行车的这群人中可能会有小部分人爱上这项运动,并拥有继续骑行的热情,市场逐渐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另一名从业者表示,因此各个品牌从自身战略各方面来考虑,有些是因为销量下滑,要想办法促销,有一些则是需要推陈出新,比如对一些销量不好的款和老款车型进行降价。“实际上一些高端车降价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消费群体比较固定,降价最多的应该是3000-5000元的入门款。”该从业者表示。
3
行业或经历大洗牌 业内人士:公路车价格正在回归理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骑行文化兴起,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包括Specialized闪电、TREK崔克等等,同时,美利达、捷安特、瑞豹、喜德盛这些国产品牌也在崛起,一些小的品牌开始进入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1-8月,骑行品类天猫成交同比增长77.8%,有8家骑行品牌在天猫成交破亿。
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行车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传统品牌不得不调整策略,自行车品牌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线下自行车店。朱珠摄
张先生认为,竞争之下,喜欢这个行业的人会沉淀下去,提升自己的服务和专业技能,而原本的跟风者可能会放弃。“包括一些走低价策略的、车型比较单一的小品牌,他们的生存空间会更小,因此也会淘汰一批商家和品牌。”张先生说。
“虽然现在骑行的热度没有之前那么高了,但是该买车的消费者还是会买,更多人开始理性消费。”张先生表示,毕竟现在国内品牌可选性较高,消费者们无论从性能、价格还是外观上的选择,不会像当初市场过热时那么疯狂和盲目了,如今的降价也降低了公路自行车的入门门槛,让更多爱好者享受到高质量的骑行体验。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