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日野张志勇:广东商用车转型升级已进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汽车产量超过50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18.1%,牢牢占据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达到361.78万辆,同比增长43%。不过,这份出色的成绩单中,却有一些结构失衡,在商用车板块,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广东仍需加速补短板。
为此,面对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关键节点,广汽集团去年11月发布了“135”商用车发展战略,旨在力争到2030年实现年营收300亿元的目标,加速广东智能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转型升级。
作为广汽集团商用车战略的核心板块,广汽日野最近可谓动作频频,不仅发布了商用车能源战略,还牵手因湃电池科技打造自研电池,等等。广汽日野总经理张志勇透露,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期间,广汽日野将正式发布公司全新名称:“广汽领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领程”),并展出广汽首款皮卡的概念车,加速推动广东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名
科技“领程”
“最近网上流传广汽日野将更名,信息是属实的,以后叫‘广汽领程’,将在上海车展正式对外发布。”张志勇表示,名字的整体意思就是“科技创新引领前程”,这也是未来目标,希望能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充分体现价值。
其实,广汽日野早在去年便已经完成股改,现在股比从之前传统合资企业的模式,由广汽集团、日野汽车各占50:50;转变为广汽集团、日野汽车、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股89.72%、4.83%、5.45%。
“更名的程序现在还在走流程。按照行业惯例,企业名字一般跟主要控股股东关联比较大,所以以后就不叫日野。”张志勇解释道。
事实上,广汽领程的更名,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变化,而是一个企业的系统性蝶变,更是向外界宣告一家创新型商用车企业的崛起。
按照广汽集团发布的商用车“135”战略,广汽领程未来将是广汽集团商用车板块的主力军,在推动广汽集团商用车板块冲刺战略目标同时,自身还要进入国内新能源商用车Top5,推动广东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志勇强调,广汽领程是一家创业平台,要让所有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大家都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在实业基础上,完全按照资本运作需要,让更多社会资本来加入新的事业体。
拓空间
首款皮卡将亮相
按照规划,广汽领程将打破之前传统的市场布局,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成为全品系商用车生产企业,为商用车绿色交通全场景生态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上海车展期间,我们就会发布全新皮卡概念车,宣布正式切入皮卡市场。”张志勇透露,并且将以全球市场为目标,重点抢占海外市场。
从之前聚焦重卡产品,到如今跨界到皮卡市场,广汽领程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事实上,瞄准皮卡,进军海外皮卡市场,张志勇和他的团队算过一笔账。
“从全球皮卡市场来看,规模约我国的10倍,即600万辆左右。即便将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这些市场排除,还有大概250万辆规模。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广汽自然不会错过。”张志勇透露,他们综合考量了市场容量、政治风险、认证法规、关税幅度、渠道优势,以及自身资源禀赋,计划在2027年向市场推出广汽正向开发的皮卡,沙特、澳洲、墨西哥、智利将作为第一批重要的市场。
在张志勇看来,广汽虽然在皮卡市场是新军,但与海外老品牌相比,可以凭借着智能化、电动化领先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
接下来,随着皮卡概念车的亮相,广汽领程发布的新能源重卡T9也会很快正式上市。换句话说,广汽领程已经进入了加速跑阶段,未来新开发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将会加速投放市场。
布局
“生态”先行
站在电动化、智能化变局的关键节点,商用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品的竞争,更多是生态链的体系能力竞争。
就在广汽商用车战略发布不到半年时间里,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间,在张志勇的带领下,广汽领程正在加速编制一张全新的商用车生态网。
4月9日,广汽日野与广汽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了广汽商用车能源战略规划。双方将围绕广汽商用车能源生态建设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商用车补能网络建设及“车桩协同”战略落地,共同解决新能源商用车补能网络不足的行业难题,助力新能源商用车绿色化进程。
3月25日,广汽日野与因湃电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此次自研电池的打造,以技术突破行业瓶颈,标志着广汽商用车在新能源核心三电技术领域的自主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广汽商用车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注入了强劲动能。
“我们只是整合了集团资源,重新梳理出来,用商用车的卡点进去,构建‘制造+金融+能源’的闭环生态,将单点优势转化为体系动能。”张志勇表示,接下来还有几项重要的事情在同时推进的,包括研发体系、营销体系。
按照张志勇预计,明年6月,用户和投资人可以看到广汽领程明显地变化;未来3年,广汽商用车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撰文:郭小戈
【作者】 郭小戈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