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还在为“加多少号的汽油更划算”纠结的时候,丰田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偷偷摸摸地迈进了电气化的大门。1999年,一辆名叫普锐斯的车横空出世,不声不响地把“混合动力”带到了街头巷尾,那时候“电动车”还只是科技展览馆里玻璃罩子里的玩意儿。但时间像一辆永不停歇的列车,眼下电动车成了主角,全球车企纷纷踩下“电动加速器”,而曾经跑在最前头的丰田,却像在中场休息似的,被好几家后来居上的对手甩出了几条街。
不过丰田终究是老江湖,在风口浪尖的市场浪潮里,它终于要开始“追电”了。消息一出,不少人直呼:“终于醒了!”根据规划,丰田准备在2027年前搞出15款纯电车型,覆盖旗下的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从原地发力到加速冲刺,丰田这波操作,明显是冲着特斯拉、比亚迪还有大众去的。
但光有车还不够,生产线也得铺开来。按照计划,到2027年,丰田希望全球的电动车产量能冲到100万辆。这是什么概念?那可是2024年产量的七倍不止。想想如今仅靠日本和中国两地支撑电动车生产的局面,丰田已经打算大刀阔斧地扩展到美国、泰国、阿根廷这些地方,不再把宝押在老本营。
比如,在美国那头,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的工厂正在悄悄改头换面。到2026年上半年,一款三排电动SUV将在那边下线,正面迎战起亚EV9和现代Ioniq 9。北美市场本就是个SUV重镇,谁能在这儿扎根,谁就能掌握未来几年的销量密码。
不过话说回来,丰田此番“起大早赶晚集”,压力自然少不了。特斯拉和比亚迪去年的电动车销量一个176万辆、一个也是176万辆,几乎平起平坐,把别人甩得看不清车尾灯。大众也不甘心做陪衬,交出了74万辆的成绩单。而丰田呢?2024年全球只卖出14万辆电动车,占全部销量还不到百分之二,确实说不过去。
可换个角度想,或许也正是这份“落后”让丰田更清楚自己该怎么补课。目前曝光出来的新车型,已经让不少车迷开始搓手期待。比如那款即将在2025年9月于日本高冈工厂投产的C-HR+电动车,主打中小型市场,电池容量分为57.7和77千瓦时两个版本,看得出来是瞄准了城市通勤这块大蛋糕。再加上预计2026年将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这架势,像极了想重新在北美扎根的老兵。
而瞄准中大型SUV市场的bZ5X也在路上了。这款车的豪华版叫Lexus TZ,预计将于2025年晚些时候登场。谁说家用车不能兼顾舒适与性能?丰田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至于与老搭档斯巴鲁的联手合作,也没断过,新一款合体车型预计2026年2月在日本投产,估计还是走的高通过性、全路况的路线。
有人说丰田最厉害的,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厚积薄发”。这句话如果放在电动皮卡的计划上,也许特别贴切。Hilux这辆皮卡早就在全球多个市场打下了江山,现在要推出纯电版本,计划2025年10月在泰国生产,还准备在阿根廷组装。而Tacoma这辆面向北美市场的兄弟车型,也在酝酿纯电改造。可见,丰田打算从乘用车打到商用车,一口气吃下电动市场的整张图谱。
讲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丰田正暗搓搓推进的一项“黑科技”——固态电池。这玩意儿可不是说说而已。要是真让他们搞成了,十分钟充满电、续航超过一千二百公里,不就相当于给电动车插上了“长生不老”的外挂?按照丰田自己的时间表,这项技术最早要到2027年或者2028年才会正式商用。但别忘了,丰田一直在默默打磨技术,从不轻易叫好,就看这次能不能把这颗技术“原子弹”扔得又稳又准。
丰田的电气化不是一招鲜,而是一盘很大的棋。除了纯电动车,他们还死守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这些路线。看上去像是“骑墙”,其实更多是为了应对不同市场的现实需求。毕竟,有些地方充电桩还不够普及,混动技术依然能派上大用场;有些国家早已喊出禁燃时间表,那电动化的节奏就得快马加鞭。丰田不搞“一刀切”,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再看看他们的长远目标,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要冲到350万辆,到世纪末电动车在整体销量里占比要拉高到三成多。这架势不是“试试看”,而是彻底翻篇、破釜沉舟了。有人不禁问:那丰田能不能赶上已经飞驰的电动车浪潮?这个问题恐怕得等时间来回答。但至少,从眼下的动向看,他们已经不愿再当看客了。
眼下,距离它推出下一款电动车的时间已经不远,关键就看这场“追电计划”能不能真的跑出速度,也跑出气势。读者们不妨静静观察,到底这位老朋友能否在新时代的电动车江湖里,再次赢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