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本优秀的人,慢慢开始沦落,直到一无所成。或者说,同时起步的人,有些人越来越优秀,有的人却稍有成就后就像流星一样陨落。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企业也如此,那些原本很有潜力的企业最后却没落了,而很多知名品牌悄然从市场退出,有些很优秀的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就变得越来越差。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潮起潮落,风云变幻。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我们做了大量的管理活动,又增设了那么多管理层后,不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越管理越糟糕,致使组织没能突破瓶颈而陷入死亡的泥淖?
有时不得不痛声疾呼,大为叹息。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除了造成前文所提到的四大典型问题外,还必然导致“三大毒瘤”的出现,这几乎是任何组织都逃不脱的悲剧。这三大毒瘤也必然制约组织成长,为组织的失败埋下深深的隐患,且是致命的。如果说上面讲的四大典型问题是疾病在酝酿,那么三大毒瘤就是企业的癌症,它会蚕食组织的动力系统,消解组织的生命力,让组织活力消失殆尽,直到把组织拖向死亡。
第一大毒瘤:地位性懈怠
对地位和特权的喜爱陪伴我们走完人生之路,从摇篮到坟墓。
——堂恩
对地位和特权的热爱,可以说是多数人的普遍特性。他们爱面子,崇尚金钱与地位,以此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
在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努力或机遇,不断获得职位的晋升,赢得一定的地位后,很多人开始不再努力进取,该自己干的事情也不干了,开始做甩手掌柜,官僚作风盛行。他们还会动不动挑剔别人、看不惯别人,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衡量他人,把批评、否定、斥责当成家常便饭,以获得权威和存在感。喜欢听好听的话,无法接受负面信息和质疑,也成为常态。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甚至吃喝玩乐、享受地位带来的便利。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一堆人中的主角,也是他们所热爱的活动,他们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唯我独尊的感觉实在太爽了,以至于他们把地位当本领,把地位当资本。
在组织里,有的管理者一旦晋升到高层,获得一定地位后,他们就不动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他们就开始享受地位带来的福利和便利,不再努力进取,不再深入一线和市场,不再拥有他们当年晋升前的品质。因地位而忽视别人,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错把地位当本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就是地位性懈怠。
这也是华为为什么提倡奋斗文化的关键,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奋斗者为本”。基于这种局面,我们企业在管理理念里重点提出了4个关键,即深度思考、把事做透、提升格局、持续奋斗,做不到这几点或者说不能拿这几点来约束自己的管理者,很容易陷入地位性懈怠的局面而不自知。
一个占着位置而懈怠的管理者,不但无法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本身就会成为组织成长进步的障碍,也会成为限制部下成长的障碍点。员工是组织的财富,管理者是团队的天花板,当管理者懈怠时,他们也在扼杀组织未来的新鲜血液,当下也许看不出太大的问题,但他们会让组织失去未来。
最好的战略,就是能在当下建立起拥有未来的人才梯队。而懈怠的领导者,很明显是无法做到的,他们只有眼前和过去,他们的存在会让组织战略成为空谈。
地位性懈怠,是人性深处的恶。组织必须洞察到这种恶的危害,并通过合理的机制,打破官僚体制形成的地位性懈怠,破除这种人性的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在组织形成,否则组织就难以为继。
第二大毒瘤:成就性傲慢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人都有物质、精神需求,都会追求成就感,当取得成就后渴望被表扬和肯定,这是人之常情。当你沉浸在动听的赞美声中时,往往会伴随傲慢的出现,甚至不再努力。更可怕的是,因自己过往的成就,不再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但不再倾听,还会否定别人、批判别人,逐步陷入成就性的傲慢陷阱。
这种状态,几乎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会面临的陷阱,过去的成就带来的光环会让我们缺乏进步的动力,让我们因成就而傲慢,除非具备极强的自我管控能力以及拥有极强的目标性的人才能避免。
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觉,这是企业功臣和老臣常见的状态,这就是典型的成就性傲慢。他们不但不再进取,还会成为企业变革的阻力。
每个人都会取得成绩,自己跟自己比,总会有牛的时段,可那都是过去。我们带着过往的成就,戴上昨天的光环,来掩盖今天的乏力和不足。
我们还会拿以往的成就说事,来抵御今天的错误,把问题掩盖,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土下躲避灾难,也像一个掩耳盗铃者。
我们每个稍微努力的人,过往都会取得点成绩,都会拥有自己的光环。如何去掉光环,让自己以空杯心态面对未来,对于成长来说非常重要。而陷入过往的成绩中,很容易让人变得傲慢,失去进取心。
最容易出现成就性傲慢的人,就在组织的高层,他们成为整个组织的天花板,成就性傲慢一旦在组织中蔓延,组织就会面临瘫痪和失控。
第三大毒瘤:权力性放纵
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
——威·皮特
事实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一旦身居要位,就开始官僚、腐败、不思进取、行动迟缓、牛哄哄……这样只会让一个团队低效、掣肘、涣散。19世纪历史学家和政治家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说:“权力的确会腐蚀人。”这就是“权力悖论”。当初为了获得权力,具备良好品质和行为,如进取、感恩、谦虚、同理心、开放等;然而当你拥有权力后,开始变得怠惰、自以为是、傲慢、自我、封闭,最终你变成一个听不进意见且牛哄哄的人,不但自己不作为,还想让别人侍奉自己。
达契尔·克特纳(Dacher Keltner)在《即便拥有了权力,你也该活得高贵些》中讲道:“研究显示,身居公司要职的人,打断同事说话、开会时三心二意、提高声音说话、在办公室言语粗俗的概率,是普通员工的3倍。”
在团队中,你会发现那些权力越高的人,做起事情来越差点“意思”,不认真、不务实、不自律、随意成为他们身上的代名词,这就是权力性的放纵。他们失去了应该有的自我要求和自律,开始挥霍和滥用自己的权力,直到被权力摧毁。
为什么?因为权力可以给他们带来放纵的便利性。权力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顺便带来了放纵,让你失去敬畏心、进取心、自律心。克制权力性放纵带来的灾难,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克服的难题。
中国著名的木制别墅建造商德胜洋楼,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家企业,创始人聂圣哲明确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反对管理贵族。一是新员工入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要在物业中心接受三个月培训,培训内容都是一些清洁、园林护理之类的基础工作,还要洗马桶——标准是洗完的马桶水能再利用。二是管理者工牌上有一句话,即“我首先是一名出色的员工”,提醒管理者不要高高在上。三是“代岗制”,公司的管理层每月必须抽出至少一天时间参加一线劳动。四是对管理者的要求比员工严。五是设立督察部,起到对管理层进行监督的作用,使权力受到制约。
德胜的这些做法,是很好的制约权力性放纵的良药,值得每个组织学习。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才不会伤害组织,或破坏组织的公平性。管理者成长有三个阶段: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完全自我管理。刚开始,都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收获、薪酬待遇、成长等。随着成长,自己心里能装下更多人——也就是常说的心里能容多少人就能领导多少人,这时开始就慢慢地由关注自我转向关注他人——成就他人之心升起。人因此自私减弱,无私增持,领导力也就越来越强(这里特别说明:一个极度自私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当你的领导力越来越强时,相应地听到的负面话语就越来越少,你能解决的难题就越来越多。这时步入一个危险境地,就是你会步入成功的路径依赖,思维和工作方式变得越来越固化,最关键的是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督促你,你就容易陷入自我、自尊、自负的局面。其实,表面看你这时很强,但你不是变强而是变得更脆弱了——很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步入更高领导职位,很多工作通过部下完成,你的业务技能会下降,这时更容易成为空谈道理和概念的“大师”——俗话说的“不接地气”。因此,这就需要自我管控,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调适、认知升级、思维迭代、工作方式变革等。这样,你才能上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否则很容易又回到成长初期的自我关注的局面。
前两个阶段问题不大,在进入第三个阶段时,一般很难突破,这时最容易出现地位性懈怠、成就性傲慢、权力性放纵,会让我们失去谦卑、自律、斗志、进取和务实,想要未来取得更好的突破和成长,个人必须加强自我管理以避免这三大毒瘤在自身浮现,让自己时刻精进而不懈怠。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