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女人 > 女人 > 正文

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是怎样取暖的?

在漫长的古代,从公元前3000年到如今的上下五千年中,我国的气候也发生过很大的波动,寒冷气候间接发生,根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可知,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比较长的气候寒冷期,第一个寒冷期是西周初年,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延续了一两个世纪之久;第二次气…

在漫长的古代,从公元前3000年到如今的上下五千年中,我国的气候也发生过很大的波动,寒冷气候间接发生,根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可知,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比较长的气候寒冷期,第一个寒冷期是西周初年,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延续了一两个世纪之久;第二次气候寒冷期发生在东汉初年到公元3世纪后半叶,是一个逐渐变冷的过程,然后到了公元7世纪,其后又开始变暖,从变冷到变暖的这几百年间,正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的时期,是中国最乱的年代;第三次气候寒冷期发生在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变冷,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江苏、浙江之间拥有225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但全部结冰,而且可以通车,太湖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冻死,南宋国都杭州落雪延到暮春,这段气候寒冷期延续了200多年。第四个气候寒冷期是17世纪,正是明朝风雨飘摇的末世。

国文学网称即使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气候寒冷期,冬天的气温依旧因地而异,纬度高的地方寒冷,纬度低的地方暖和,当然纬度低但是海拔高从而异常寒冷的青藏高原是个特例。即使在寒冷期,古代冬天的气温也和现在也相差无几。由于那时候没有污染,取暖条件也不足,人们对寒冷的感受和印象应该比现在更加深刻,冬天经常“路有冻死骨”。

古代的冬天这么冷,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办法多着呢!

【最简单取暖办法就是“烤地”】

古人发现,炉灶周围的泥土在火的炙烤之下,性状就会发生变化,不但变硬,还能持久保温,于是就发明了“炙地”取暖手段,也就是俗话说的“烤热地”。就是用火将一块干净的平地烤热,利用土的热惰性来保温,取暖的人躺在上面,就能达到御寒的目的。

这种取暖方法在《左传》中也有记载,鲁昭公十年,宋国的国君宋平公去世,他的儿子宋元公守灵,需要“寝苫枕草”,不能穿御寒的服装,这还不要了公子哥的命?此时,一个叫柳善的侍从提前将元公端坐的地方用火烤热,讨好国君,舒舒服服守灵的宋元公很高兴,他本来挺厌恶柳善这个人,被人一拍马屁,立马心花怒放,对其加官进爵。


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是怎样取暖的?


【最省事的取暖方法就是“火塘”】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群居的古人就发明了最原始的“火塘”取暖办法。所谓“火塘”,就是在屋子中

间挖一个坑,里面积蓄燃烧的木材等物,既能烹煮食物,也能冬季取暖。这种办法虽然能解决部分取暖问题,但供暖效率低下,温度不足、针对性不强,并且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相信原始社会的老祖宗们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死得肯定不少。

【最舒服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炕”】

将灶台与“烤热地”结合,就变成了“火炕”。只要灶台煮饭,就能给火炕提供热源,不但保温时间长,散热面积也很大,可谓“一堂尽温”。火炕的发明不早于晋代,在《晋书》中就有“公孙凤隐于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单布,寝处土床”的记载,公孙凤隐居的地方是如今的辽宁省朝阳市,可以判断这里的“土床”就是北方的“火炕”。到了唐代,也有“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的记载。火炕在华北东北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华北农村里的火炕基本绝迹,在东北牡丹江的雪乡,相信火炕还很常见。

【最奢侈的取暖方式就是“火墙”】

古代有钱人家和贵族们还喜欢用“火墙”取暖。所谓“火墙”,就是将房屋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的出口延伸到屋外,与添火的炭口相连。炭口里烧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弥漫到整座房屋,实现供暖的目的。为了保证热力循环通畅,在火道的尽头设有排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这种火道还直通到使用者的炕床下面,实现“定点供暖”。“火墙”这玩意在中古和近代的欧洲也非常常见,比如壁炉,就是烧火墙取暖用的。

【最超前的取暖方式就是“地暖”】

别以为只有今天有地暖,在古代中国早就有了!古代的有钱人采用的取暖手段更加巧妙。一般的小康之家不用火炕,他们采用“地坑”,就是在房屋的一侧或两侧的廊下或檐下挖一条数尺深的烧火坑,坑内砌烟道,砌筑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下往复盘旋,使灼热的烟气为大型方砖铺砌的地面烘热,保证室内采暖。“地坑”其实与现在的“地暖”类似,这种手段既无烟气污染,又可免去煤气中毒之虞,同时热气流自地面上升,室内供热十分均匀,是一种比较高明的供暖措施。

标签:国文学网 取暖 2018年04月10日 18:5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