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老师常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姑娘们也纷纷脱下了臃肿的冬装,穿上漂亮的春装去春游踏青。这时,胖子们又感到了这个世界对他们无形的恶意。于是减肥的事情又再一次被无数人提上了议程。女性频道那么多人天天喊着减肥却一直不成功,仅仅是因为意志力不够吗?
为何人们喜欢吃高热量食物?
研究发现,你的大脑会不自觉的让你喜欢高热量食物,即便是他们不好吃。当你在猛吃高热量食物时,你可能脑子里还在想“我并不想吃他们”,但是却不自觉地抓起来吃。如今,有一项研究可以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高卡路里食物对大脑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甚至超过食物的口味。
女性情感故事耶鲁大学的心理学专家DanaSmall说,大脑在看到食物时,有几个地方会产生反应,一个是关于味道的,一个是关于葡萄糖的,还有一个便是关于热量的。而我们的大脑会更加关心热量这个地方。
DanaSmall找来志愿者,使用高热量饮料和低热量饮料来做实验,实际上就是酒精和麦芽糖水。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在喝酒精时大脑反应的区域,比喝糖水要多得多。同时,反应多的那些区域,并不是与‘喜欢酒’有任何关联,而仅仅是喜欢卡路里。
DanaSmall说,这是一种以新陈代谢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很奇怪。虽然最终结论还有待研发,但是DanaSmall觉得:这应该是人类的动物本性所致,动物本性让我们不断的补充能量,更好的生存下来。
你不知道的心理真相:节食真的能减肥?
在我们现在看来,节食现象已习以为常。如果你要塑身减肥,瘦个几圈,你可能就会想要节食:严格限制饮食,减少卡路里的摄入,比如,只吃一口奶昔或者索性戒了甜食。
我们以为节食只影响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饮食。但事实上,节食会影响我们全部的生活。它会让你远离满足的当下,从而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产生羞耻感和压迫感。
在《节食幸存者通讯》一文中,作者采访了饮食失调症专家朱迪思·麦茨和艾伦·弗兰克,麦茨指出节食和正常饮食(注:不节食)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别。
“节食的心理大多是出于感到羞愧”麦茨说。节食暗示着“感到羞愧、有缺陷或不舒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首先会想到节食——修正所谓的缺陷。
但是节食其实并不起作用,因为令我们感到羞愧的地方太多了。举个例子,当你违反节食计划大吃大喝时,你会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足没有控制饮食而愧疚。而且,一旦当体重反弹,你更会觉得羞耻。事实上,据麦茨所言,羞愧是“节食心理中最潜在的同时也是最直击内心的原因”。
而富有同情心则与之正好相反。对于过失毫无责备和自省,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情绪化地暴饮暴食,而不是责骂自己(因为羞愧),你可能会说‘我只是想吃东西,但我并不饿,因为眼下我正烦躁着呢’”麦茨说。如果你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胃啊,好比是上天赐予我的两个美好的小孩。”而不是嚷嚷:“我的胃好大,真恶心”。
无论如何,羞愧往往会起到反效果。你知道吗?其实羞愧之心正是促成暴饮暴食的原因。“如果感到羞耻并暴饮暴食,你的焦虑感只会导致你吃得更多”,不如自我调适一下,“停止责骂自己,就能停止暴饮暴食”。
不管是羞愧、批评指责,还是同情与接纳,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你生活的其他领域。羞愧和指责,以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会让你跌进消极的泥淖而无法享受生活。而宽容、好奇、灵活对待以及接纳生活的态度会让你更富激情地追求你热爱的事物,也帮助他人享受每一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