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南吃菌子火锅喝美酒,说句不好听的,一般人来云南还真受不了

都说旅行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寻找新鲜感。我满心欢喜奔赴云南,想着在美食天地里尽情撒欢,可真到了那儿才发现,这云南的饮食文化,就像一束带刺的玫瑰,迷人却也扎手。

内容图片

到家之后,我整整缓了5天才回过神来,云南这地方,真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下面就跟大伙聊聊,我这趟云南之行的见闻。

1、吃菌子火锅,等待到怀疑人生

你去过以菌子火锅闻名的店吗?那规则,真能把人 “憋坏”。服务员一边麻溜地下食材,一边严肃提醒:“菌菇下锅得煮满 20 分钟,期间汤不能喝,牛杂、菌菇不能动,别的菜也不能涮,连勺子都别搅和。时间一到,我们检测样本,合格了才能开吃。”

内容图片

为啥这么严格?原来云南野生菌虽鲜美,可有些烹饪不当会有毒。高温煮 20 分钟,毒素才能挥发。这漫长等待,可把游客馋坏了。店内菌香混着牛骨香,直钻鼻腔,大伙只能眼巴巴瞧着锅里翻滚的菌菇。好不容易等到能吃,一口下去,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让人觉得等待都是值得的。

2、云南方言,听得一头雾水

在云南,本以为普通话能 “畅行无阻”,结果被方言搞得晕头转向。去买菜,摊主说 “洋芋”(土豆),你可能还得反应一下。和当地人聊天,他们说 “克哪点”(去哪里),你要是不熟悉,真不知道咋接话。

内容图片

要是在酒桌上,人家热情地劝酒,说着方言,你可能都不知道是在劝你喝还是在唠别的,只能尴尬地赔笑。

3、气候多变,招架不住

云南的气候,那叫一个 “任性”。早上出门还阳光明媚,说不定中午就来场大雨。前一刻还热得冒汗,下一秒可能就得加件外套。

内容图片

皮肤敏感的人可遭罪了,一会儿干燥得紧绷,一会儿又被湿气 “攻击”。衣服洗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干,刚晾出去阳光正好,突然下雨,收都来不及。

4、杨林肥酒,一口胖三斤

云南人喝酒,啤酒热热身,杨林肥酒才是重头戏。这杨林肥酒,乍一看色泽诱人,入口也温润。可别小瞧它,有着 “一口胖三斤” 的戏称。

内容图片

初来云南的朋友,若是跟着当地人开怀畅饮,几杯杨林肥酒下肚,就可能感觉肚子像是吹了气。本想着畅快饮酒,结果第二天一上秤,才惊觉这酒的 “威力”,真不是一般人能轻松招架的。

本以为云南人只钟情本地酒,可在一场热闹的酒席上,有人拿出一瓶南池翠 N9,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这 52 度的浓香型白酒,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我好奇尝了一口,哇,那浓郁的粮食香直抵天灵盖,入喉顺畅,丝毫没有灼烧感,咽下后还有丝丝回甘,令人陶醉。

内容图片

身旁的云南大哥满脸自豪地介绍:“这酒厂可不简单,1988 年就开始酿酒了,扎根在‘美酒之源’四川邛崃,也就是文君故里。早在 1998 年就被评为老八大原酒厂,窖池更是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

内容图片

用的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配方,经传统大曲浓香古法酿造,陶坛窖藏 9 年,还调入了 15 年老酒呢!” 大家一听,纷纷赞叹,一百出头的价格,却有着三四百的品质,不愧是 “酒桌黑马”。

在云南,吃菌子火锅、喝美酒,体验独特方言和多变气候,一般人来还真得适应一阵。但也正是这些特别之处,构成了云南独一无二的魅力。云南的朋友,我说得对不?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