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旅游 > 正文

循帝王消夏足迹 信步四大皇家避暑行宫

发布者:刘瑞玲  (优府网  — 旅游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盛夏时节,皇家避暑行宫自然是绝佳的纳凉胜地,风物亦存,清凉依旧,不为寻古,只为那一抹帝王御用的清凉……旅游指南集齐四大皇家行宫,任你闲庭漫步!【清帝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山村野趣,无暑清凉记得《甄嬛传》里有个情节,皇上对甄嬛说要带她去圆明园消暑,甄嬛的脸上是高兴的表情。圆明园当然也…

盛夏时节,皇家避暑行宫自然是绝佳的纳凉胜地,风物亦存,清凉依旧,不为寻古,只为那一抹帝王御用的清凉……旅游指南集齐四大皇家行宫,任你闲庭漫步!


循帝王消夏足迹 信步四大皇家避暑行宫


【清帝行宫】:承德·避暑山庄

山村野趣,无暑清凉

记得《甄嬛传》里有个情节,皇上对甄嬛说要带她去圆明园消暑,甄嬛的脸上是高兴的表情。圆明园当然也是个极佳的消暑地,不过这些避暑行宫里,不提及承德避暑山庄实在说不过去。自1703年康熙爷手里始建,历经近90年才竣工的避暑山庄一直是皇家的避暑胜地,山庄的呼吸里也要带着皇家休闲的因子。

离京城230公里的避暑山庄俨然是夏季消暑的好世界,这里极开阔,占地面积足有两个颐和园、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当年皇帝的车碾从京城带着热腾腾的风土而来,停马下车就要一头扎进山庄的清凉世界。先映入眼帘的,是丽正门,进主殿,康熙爷亲笔“澹泊敬诚”匾额在龙椅之上,这个全部由楠木所建的殿宇简约宁静,身处其中有缕缕楠木幽香,宁心静气是最好不过。当年皇帝在此处理朝政、举行大典,先听得钟楼九响,随后山庄内庙宇与外八庙钟鸣相合,当当声响回荡……

历来有山有水的地方最凉快,避暑山庄也不能少了那一片湖水。北方的开阔山水间却借来了江南的神韵,湖面上洲岛错落,长堤、亭台满是绿树,江南的有名建筑也能寻得踪迹:蔓过荷花池,清晨,“嘉兴”的烟雨楼和湖面水雾缠绕不清,水波缓缓更衬得其风姿绰约;水心榭最通透,一边是荷叶满湖,一边是山峦叠翠,清凉满怀;隔湖相望的文园狮子园有苏州的风情,假山、湖石、曲水、小桥,这便是江南的似曾相识。在湖边兜兜转转,凉风总相伴,吹来的却像旧日时光,多少年前康熙与乾隆也曾漫步于此,这里的风景总与皇家息息相关。远眺群山,一座形似棒槌的石柱立于山峰之上,康熙帝赐名“磐锤峰”,不过看它的最佳地点不在湖畔,却在山峰之中,待落日余晖洒满石柱,整座山峰熠熠生辉,那景色才别致。既在山中,“南山积雪”亭和“四面云山”亭不可不去。听闻在南山积雪亭往南面望去,四季都能望见远处僧帽山上的积雪,而去南山积雪的路上林木成荫,甚是爽快,想来山庄的清凉蕴于山中,风中挟裹清凉沿山谷而下,再到湖面,借着点水的凉爽,扑送到游人脸颊。在另一山峪的“四面云山”一览众山小,山庄绿野山林尽收眼底,无怪每年重阳节皇帝都要选此登高,这样好的视野,情怀自是不同。话说皇帝每年要把好几个月的时间耗在避暑山庄,直到过完重阳才恋恋不舍离开,躲在山里纳凉,我也不愿离开,谁又舍得这里的清风山露、烟雨湖波?

小贴士:

1、承德避暑山庄的别名热河行宫来源于山庄内有名的热河泉,泉水温热,即使隆冬季节仍热气蒸腾,在北方实为难得;

2、避暑山庄周围另有12座各具风格的庙宇,其中包括外八庙:小布拉达宫、普陀宗乘之庙、普乐寺、普宁寺等,汉藏风格结合,宏伟壮观。


循帝王消夏足迹 信步四大皇家避暑行宫


【唐太宗行宫】:铜川·玉华宫

隐于山涧,不知暑热

遥望大唐,似乎唯有长袖善舞、繁华如梦的长安浮在脑海,长安太盛名,殊不知离它100公里左右的铜川深山里,大唐避暑行宫曾深藏其中,物不在人也非,我却于其间嗅到了一丝大唐遗风。

车进玉华山,四面林木葱葱,山风里带着树木幽香。我记起之前看过的介绍,说玉华山海拔2401.67米,森林覆盖率占90.4%,数字最是无趣却最有说服力,车行其间,这绿果然是赏心悦目。既有树,海拔又高,玉华山的平均气温能比西安低10-12摄氏度,但这还不是玉华山最大的好处,它还有湖泊飞瀑,其中“崖顶飞瀑晴亦雨,碎珠拂面夏如秋”,只见了这句话就仿佛崖边飞溅水雾已至脸颊,这样的好地方,亏得高祖慧眼。不过圈地建宫的最初,这里叫仁智宫,是为解决突厥隐患的前哨阵所。后玉华宫才成为“玉华宫”,是太宗避暑胜地,而高宗时又被废弃,沦为玉华寺,短促的繁华一梦,才做了60年。于是凭栏吊古,这里已来过多人,杜甫最伤感,“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残破行宫连着国破山河,作此凄凉之笔是最感怀。不过我不愿伤怀,千年的时光已过,来此只为掬一怀清凉,寻一丝遗风。

眼前玉华宫确是难寻踪迹,很难想象这里曾矗立大唐行宫,太子李建成在这里被扣押,宰相房玄龄在这里病逝……唯有肃成院似乎还能看到隐约的残垣断壁痕迹,许多出土文物珍藏于玄奘纪念馆。大唐高僧玄奘与玉华宫交集不浅,自玉华宫沦为玉华寺,他奏请高宗在寺内译经,耗尽心血,终译完《大般若经》后在此圆寂。玉华宫正殿便是当年玄奘译经处,苍松环绕,静穆异常,他与众徒弟还在悬崖峭壁间开凿石窟,雕刻精美,用心虔诚。

宫殿不在,但此处清凉却一同千年之前。湖水荡漾,悬崖飞瀑,还有什么比站在其畔更叫人心旷神怡的?转进山间,树荫蔽日,林间小道有沁人心脾的气味。没人管理的小道青草蔓延,幽静清新。若从高处俯瞰,树木浓绿堆叠,北方靠近西部的山地里还有如此醉人绿荫,当真难得。

小贴士:

1、玉华宫景区内建筑颇少,没有其他景区的嘈杂与如织人流,四周都是山水,可以安享静谧;

2、玉华宫冬季有滑雪场,夏季则为滑草场,在草上滑行,想来体验也独特。


循帝王消夏足迹 信步四大皇家避暑行宫


【康熙行宫】:五台山菩萨顶

参禅悟道,心静则凉

三百多年前,一个特殊的客人登临五台山,前呼后拥,谨言慎行,客人满目虔诚,于菩萨顶大殿朝拜。香烟袅袅间,客人的真容显现,这个面容清俊的特殊客人,正是康熙帝。

时光后退几十年,顺治帝的爱妃董鄂妃离世,这个心思细密而专情的帝王自此看破红尘,他要出家,到五台山当和尚。于是1660年的十月,顺治在西苑(如今的中南海)斩尽烦恼丝,此事被玉林和尚知晓,他极力劝阻开导,顺治感悟,最终留俗。这段与五台山相连的曲折故事真假待考,但康熙上五台山是为寻找父亲顺治帝的传说甚嚣尘上。这片古老的山地里藏着皇家的隐秘,于是,上五台山又多了一条不可不去的理由。

避暑参禅,去五台山再错不了。五台山“清凉圣境”的名头自古有之,五座山峰(五台)的海拔都在2400米以上,从卫星图看下去,甚至有星星点点的白色积雪。这样的海拔之上,哪里还有酷暑难耐之感?

康熙帝的行宫就建在灵鹫峰顶(即菩萨顶),每每他来五台山,或西藏喇嘛来此,住的都是这里,菩萨顶地位之尊崇可见一斑。遥遥地,菩萨顶上的金黄已熠熠生辉。背景是峰峦叠嶂的绿,深浅不一,那是高山林木和草甸,北方山地的清凉源自透心的山风。盛夏天气,一级一级石阶攀上去,竟也没有大汗淋漓。

菩萨顶上的寺庙金顶缘起于康熙帝。但凡与皇家沾边,没有彰显王气的金黄是不行的。按理佛国世界与世俗有别,但五台山上的庙宇却将禅道与皇权处理得恰到好处。庙宇的器宇轩昂间王气显露,但丝毫不触犯佛祖神圣。从佛字大照壁望上去,陡直的108级阶梯延伸,通往康熙帝所提的“灵峰胜境”木牌楼,也通往真正的庙宇院内。这108级阶梯有讲究,踏完它,就忘掉世间108样烦恼。礼佛,抛却世间杂念是必要的。走过当年的九龙吸水御路才算到得庙宇山门,这御路与故宫里的几乎相同,皇家行宫,总有些挥之不去的印记。庭院内古树林立,康熙、乾隆等御碑矗立其间,皇帝登临菩萨顶的所感所想皆在其上。其中一块颇具传奇色彩,碑上终年留有一个湿脚印,原因至今不详。上天王殿、带箭文殊殿、大雄宝殿,有菩萨的地方我不便多语,只是那大殿古朴而庄重,飞檐上铃铛随风叮铃,竟像梵音,我不敢说虔诚,至少静心,多少年时光雕刻,五台山的云雾间隐世这许多藏传佛院,五体投地,最干净虔诚的心灵属于那些最风尘劳累的脸。山间清风过,我闻见佛香与草木味道,凉爽满身。

小贴士:

1、菩萨顶后院“大锅院”,保留有明嘉靖、明万历、清嘉庆年间的铁、铜锅四口,为从前每年六月举行法会时,僧人在此施粥所用;

2、五台山既为喇嘛教重地,佛事活动也不会少。山西旅游网提示农历六月中旬前后,五台山上有“跳布扎”活动,游人有机会一睹神秘佛事。


循帝王消夏足迹 信步四大皇家避暑行宫


【乾隆行宫】:木渎古镇·虹饮山房

浓荫绿水,林风清幽

江南的夏是酷热的,但水乡除外。芦苇、树荫、绿水,木桨咿呀,摇晃间便驶入一湾清凉。木渎在苏州吴中,乾隆爷六下江南却要次次居此,龙心愉悦,风景必不能差。

御码头、御碑亭,还未进虹饮山房,乾隆爷勃发的诗兴撞上了山塘幽奇的古道,于是舞文弄墨,倒和山塘街风雅的文人气韵相合。山塘街的风骨是文人做的,一边是风情雅致潇洒倜傥,一边是崇文尚读淡泊谦和。虹饮山房正占着山塘街的好地方,门前是香溪,背后是灵岩,本就占着“溪山风月之美”。乾隆爷来虹饮山房不过是路过,听闻最初因为大雨阻了前去太湖的龙船,他想起在木渎告老还乡的大学士沈德潜,于是顺道瞧瞧他。沈德潜正是严家花园的主人,而严家花园离虹饮山房不过是200米的距离。到底是皇家气魄,乾隆爷一眼相中虹饮山房,于是,喝喝茶、听听戏,在虹饮山房住上一段时日也就自然而然。

虹饮山房实是处清凉地。夏日里虽没有庭院深深,却也曲径通幽,它是通透的却又不能一眼看通透;它是园林,典型的江南性格又夹带些北方园林的郎阔。在这个江南小盆景里,九曲回肠,风景必要移步欣赏的。

木结构大门雅致大气,门匾“虹饮山房”四字还是宰相“刘罗锅”刘墉所提,刘墉随同乾隆下江南两次寓此,听闻与山房主人徐士元相交甚好。跨进大门,视野开阔,楼宇间没有小家子气的拘泥。虹饮山房的清凉藏在东园与秀野园,原就以老树奇石、竹林幽幽著称的东园是主人的起居处。秀野园则不同,水是其清凉精妙。三角梅形状的穿廊连着曲径悠悠,从这花形的门口望出去,蓝天底下是荷叶翩翩,中间穿插亭台楼阁、湖柳山石,画一般,构图很好。走上曲桥,荷香随风过,荷叶层叠连着树荫,满目青绿,随处一个通透的水榭里坐下,绿柳扶风,水光里也泛着绿,小憩片刻,身上已觉凉爽。若是下雨,可以想见雨声滴答还有满园沁人心脾的绿。

上陆地,走的也是细长石子拼出的路,幽奇雅致已无须多言。转入粉墙黛瓦间,树木清幽,此间最适宜品茗。渗入雨水的灰黑墙面年头初现,只有湿润凉爽的地方才有这样独特的年轮。竹啸亭隐在绿竹与湖石之上,通往它的小径淹没在一片浓绿里。蕉绿亭前的对联最能反映这绿:不惜浓荫消酷暑,致凭本色酿清芬。唱戏的春晖堂正准备开戏,咿呀的戏音隐约传来。私以为在邻水唱台听戏是最好,千回百转之音借着水声,最空灵动听。但虹饮山房的唱台却搭在高处,在它对面的高楼里听戏,视野极佳,声音听来空旷,遥想当年主人家的好茶端来,不是八九十度的滚水砌开,许是凉水里浸好的新茶,伴着凉风习习,听戏吃茶,再没有比这更叫人爽心的了。当年的乾隆必深得其中好处,念念不忘,不仅把他千年紫檀制的龙椅特意从灵岩宫移来听戏,听闻他还曾兴致高涨地上台舞剑助兴。那龙椅他珍爱的很,为方便在这听戏,他便交由山房的主人徐士元保管,这龙椅现还在山房内,九条飞龙盘踞,皇家避暑的格调还是很高的。

小贴士:

1、虹饮山房内还藏有二十道清代皇帝圣旨、科举试题等,在这里能亲见圣旨及科考试题,十分有趣新鲜;

2、虹饮山房的东园也曾是“刺绣皇后”沈寿生长的地方,现建有沈寿故居。


(旅游责编:刘瑞玲 )
标签:山西旅游网 旅游指南 避暑 消夏 皇家行宫 2015年05月29日 14:5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