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尼泊尔地震,致使著名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变为一片废墟,众多精美的建筑遗产在地震中轰然倒塌。甚至有网友称,昨天还在这里蜜月旅游,今天背景就变废墟了!但你曾走到它的脚下,感受它的无比瑰丽吗?让小编告诉你,地震前的尼泊尔,它曾这样美!
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被誉为为“寺庙之城”、“露天博物馆”,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宗教文化浓厚。尼泊尔的国徽上有一句格言:祖国比天堂更宝贵!作为尼泊尔首都的加德满都是一座有信仰的城市!
。
加德满都的中心是杜巴广场,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林立着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从中古世纪以来就维持原有的建筑形式与风采。
在尼泊尔语中,杜巴(Durbar)是王宫的意思。历史上,尼泊尔国王在王宫周围的广场上总要修建一些宗教寺庙,不同的王朝不断的增加新的建筑,因此,在加都、帕坦、巴德岗这三座城市中,都形成了一个以老王宫为中心的在周围布满各种和宗教相关联的寺庙建筑。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DurbarSquare)位于市中心南部,是马拉国王时代(MallaKings)和随后的沙阿王朝(ShahDynasty)时代的旧王宫,最早的王宫东翼建于十六世纪中叶,后经几代的马拉国王们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1768年,纳拉扬-沙阿国王夺取了加德满都谷地,在广场东南部增建了四座瞭望台,沙阿王朝历代国王皆居住于此,直到1886年迁往新王宫止,不过,国王加冕等重大仪式仍然在此举行。
这座旧王宫广场不仅是一处名胜古迹,而且也是市民聚会的重要场所,加德满都城就是围绕着王宫广场为中心兴建的,直到十九世纪后叶,沙阿王朝在加德满都北部大兴土木建造新王宫,城市才逐渐北延。如今,旧王宫广场已经被住宅和居民区包围,成了真正的市民广场,每当加德满都人娶亲时,都会成群结队穿过广场。王宫的红墙之下,经常坐着一些闲散的老人。
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广场,也是观赏尼泊尔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1970年,王室迁往“纳拉扬蒂”新王宫后,老王宫辟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里面陈列历代国王画像和特里布文国王生前大量实物和照片。
杜巴广场上的寺庙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主要有活女神院、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宫、库里须那寺等。但很多寺庙只对印度教徒开放,普通游客是进不去的。
位于杜巴广场入口左侧的童女神庙很值得一去,木窗上雕刻有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童女神庙只对外国游客开放底层。
杜巴广场区是由三个分散的广场组成的。在南面的是Basantapur广场。广场的主区在西面,那里聚集着许多寺庙。在东北部的是杜巴广场的副区,那里有皇宫旧址的入口。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一片开阔地带叫Makhan街,它曾经是加德满都的交通要道,现在已经成为一条很有名的步行街。1979年整座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杜巴广场是每一位来尼泊尔的游客都不会错过的地方,哪怕只是在这里坐着发发呆。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不同肤色的游客,足见其魅力之大。
强震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悲伤……残垣断壁、瓦砾碎石,佛像横在断木之上,人们茫然跨过废墟……杜巴广场50多座寺庙和宫殿,浓缩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建筑精华。然而,25日中午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几百年留存下来的美丽文明消失不见。广场上五分之三的建筑已经彻底被毁,余下大部分也受损严重、面目全非。不幸的是,尼泊尔人甚至还来不及为灿烂文明毁于一旦而感到悲哀。在这个国家,这场8.1级的强震已经夺走1800余人生命,并且,一波波余震仍不时袭来。
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世纪广场就这样被地震摧毁,以后只能在照片中回顾了。有些风景,你一旦错过,就错过了一辈子。旅游指南的小编愿受灾的人们能走出灾难的痛苦,早日重建家园!尼泊尔加油!愿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