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地多家景区陆续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景区门票价格从105元涨至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门票价格由90元调整为115元,苏州拙政园票价由70元调整至90元。中国社科院统计显示,内地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5A级景区进入“百元时代”。
据旅游指南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适逢《旅游法》颁布实施一周年,该法规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等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收费或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相关方面的意见,认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一边是景区纷纷调价;另一边是政府严格控制涨价,到底景区门票该不该涨,百元门票贵不贵?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游玩选择?
景区如何分类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认为,景区管理模式可分为企业型和非企业型,具体包括整体租赁经营、上市公司经营、非上市公司经营、隶属国有企业、当地政府经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经营、景区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合并、景区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分离10种模式。目前,业内一般按照管理体制将景区类型分为如下四种: 事业单位型、地方政府主导型、非国有企业主导型和混合管理型。
事业单位型代表景区:故宫博物院
景区由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门票收入只占到其中的一部分收入。此类景区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
地方政府主导型代表景区:乌镇
景区内一般设有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同时由国有(控股)企业负责具体经营。门票收入可以占到景区总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政府也给予相关的财政补贴和一些优惠政策等。目前全国大部分5A景区都采用地方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非国有企业主导型代表景区:三亚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一是地方政府仅负责行政事务,景区经营由非国有性质企业承包经营;二是景区由非国有企业投资经营,大部分收入依靠景区门票和经营项目所得。
混合管理型代表景区:丽江玉龙雪山
景区管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其他性质企业、当地社区等共同参与,经营性质分为多种,很多娱乐项目都为私人和个体承包。除去门票收入外,其他项目也是景区收入的一部分。
门票如何定价
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介绍,景区管理体制决定了景区经营的资金来源和门票收入的分配方式,这是影响景区门票价格的关键因素。就门票价格而言,混合管理型的景区门票价格均值最高,非国有企业主导型景区和当地政府主导型景区的门票价格均值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事业单位型的门票价格均值最低。
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表示,门票的收入一般用于景区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公共设施等)。像故宫这类景区属于国家文物局下属单位,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财政拨款,门票的收入只占到一部分,这类景区不以盈利为目的,具备了公共服务属性。其他一些景区投资主要由公司或经营机构来做,包括后期的运营管理,这就需要很大的投资和人力成本,上述提及的这些都需要通过门票来弥补。
在宋瑞看来,在影响景区门票价格的各类因素中,应关注核心资源属性、景区管理体制和景区资源级别,尤其应关注其核心资源属性,它是决定景区定价原则、方式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核心资源属性为遗产型、社会型的景区均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商业型景区则属于私人产品。由于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在生产、消费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适用于不同的供给方式(包括投资方式、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其定价原则、定价依据、定价机制也应有所不同。
从国内旅游线路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商业型景区的定价原则、依据较为清楚,即由供给者按照价格规律,在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自主定价。遗产型和社会型(尤其是遗产型)景区作为准公共产品,其供给方式和定价方式较为复杂。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无法依靠完全的市场供给(价格补偿)或公共供给(税收补偿),而必须以 “政府补贴+私人投资”的方式进行生产,通过“税收+价格”进行成本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