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北京食客的固定动作是吃涮肉,寒风凛冽,小雪飘飘,不找一家靠谱的涮肉馆子吃顿涮肉,都觉得对不起这天气。于我而言,吃涮肉的氛围甚至比吃什么都有趣,坐在靠窗的座位,窗户上全是水雾,外面光秃秃的杨树只能模糊见到点枝桠,桌子上铜锅旺盛,炭火充足,清汤翻滚,羊肉新鲜,二锅头凛冽,三五好友热络,这时会有一种时光穿越感,似乎棉帘子一挑,进来的人是穿长衫的周作人,或者穿着西装的老舍。
传统铜锅涮肉,北京作为涮羊肉这种吃食的大本营,随随便便找出几十家靠谱的馆子问题不大,我想在这些靠谱的馆子里再细分,找出我心仪的一些。涮肉八大家,不是唐宋八大家,要是家家都有好吃的糖蒜,你说是糖蒜八大家也行。我心仪的涮肉馆子需要满足我的几点要求:传统,最起码是铜锅涮肉,中间加木炭的那种,用个电磁炉,来个小火锅,加点羊肉片,这不能算;氛围,店不能大,大了难免程式化,你觉得连锁的东来顺能代表北京涮羊肉吗?反正对我这个吃货来说,真不算;第三是料得好,你把一盘盘冰冻羊肉摆成花我也不待见,最起码得是手切鲜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