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真的很会生活,淮扬菜的精致和盐商的生活品味是分不开的。游客来到扬州,除了要船游瘦西湖,行走古园林外,最惬意的莫过于从早吃到晚了。
去扬州吃啥哟?蟹粉汤包自然是当季的首选。虽然做蟹粉的螃蟹不是阳澄湖大闸蟹,也没必要抓大闸蟹来顶罪,牺牲的都是兴化、宝应、高邮盛产的长江绒螯蟹,其实不在乎哪里的蟹,只要时节到了,气温降了,个个都肉紧膏肥,有股甜滋滋的味道。
对外地游客来说,吃蟹粉汤包,除了扬州的汤包做得实在好,据说值得一看的还有服务员“扔包子”的技术——比如在富春茶社,服务员可以把蒸熟的汤包从笼屉里抓出来,扔进盘子,这一抓一扔,让看的人心惊,但汤包绝不会因此散架,因为面皮足够有弹性。蟹粉其实每家的都差不多,关键就看这薄薄的面皮够不够给力,能承载住一肚子的鲜汤。
如果想要想吃上一顿正宗的早茶,是要起个大早去店里抢位子的,因为这不是游客的专利,扬州本地人比游客还要起劲!泡上极品魁龙珠,定定心心把大煮干丝、翡翠烧卖、蟹黄汤包、千层糕、三丁包五丁包一样样地吃过来。注意了,扬州包子不带粘牙的,关键在发面技术。当然扬州的煨面也较关嗲,面条高汤里大滚,加入青菜、香菇、木耳、肉丝,还可以加蛋,是可口又营养的美餐。这个季节再加一客蟹粉狮子头,嫩得像豆腐一样的狮子头上桌时还会颤颤地轻晃,让人猴急。
扬州早茶名声在外,可有些人不知道的是,老扬州人还很爱“吃下午”:那是黄桥烧饼“称老大”的地盘。烧饼类似蟹壳黄,圆咸长甜,买的时候大多是一甜一咸一副一副地买,趁热吃,咬一口会掉一地的屑屑头——黄桥烧饼最大的特点就是“酥”。
扬州的饮食老店有“三春”:得胜桥的富春、御码头的冶春、甘泉路的共和春。
富春这家百年老店原先是花局,栽培四季花卉,创作各式盆景应市,后来盐商士绅与文人名流常常来此赏花、品茗、弈棋、吟诗,非常热闹,渐渐地这里开始供应包子等茶点,才有了现在的富春茶社。如今富春最为风光,城内开了四家店。富春的早点有名又好吃。顺便说一句,富春老店里有莫言在2005年时的留言:“两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春水三省茶。”
冶春茶社环境最美,在护城河边上,吃的是情调。茶社是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掩隐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推开花窗,看见的仍是当年郑板桥品鉴过的风景,有着诗的灵气。冶春的蒸饺和徽州饼都和它的风景一样让人沉醉。
共和春则很草根,一碗饺面,很像香港( 路线 )街头的云吞面。解放前,只有共和春的包子是现蒸的,从不复笼,虽然如今的共和春大势已去,可是怀旧的扬州人还是会经常去共和春吃一碗饺面。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