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和手机的屏幕上,“流氓”日渐猖獗。据最新科技新闻报道今年7月底,工信部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显示,在对40余家手机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的技术检测中,共发现有80款应用软件存在问题,其中大部分软件系恶意相互捆绑,强制安装在手机上,也就是俗称的“流氓软件”。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指出流氓软件的入侵过程。点击一色情网站安装播放器的提示后,“流氓软件”会在后台运行,自动给电脑装上若干个软件,侵占电脑存储空间。
不仅是手机,电脑“流氓软件”同样大行其道。有网络安全机构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存在于PC端用户的“流氓软件”有数百款,其中不乏较为知名的软件,不少软件用户数高达百万级。
“流氓软件”肆虐背后,是一条渐成产业的灰色利益链条。“流氓软件”作者采用强制捆绑、欺骗安装等方式推广软件,并从软件厂商或职业推广人处获取利益。据了解,通过这条利益链,一款捆绑五款软件的“流氓软件”半年获利达数百万元,软件厂商、职业推广人和“流氓软件”作者等均从中获益。而大量因此遭受损失的手机和电脑用户,维权困难重重。
专家认为,“流氓软件”侵权行为很明显,但举证过程太过艰难,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软件“耍流氓”。
他新买的手机预装了一款游戏,随后不久,这部手机在没有数据流量、没有通话,且还有60余元剩余话费的情况下,突然被停机。
经向通信运营商营业厅查询,王成发现自己的话费全被游戏吸走。该款游戏每过一个关卡都会要求点击“领道具”,“我都是习惯性的点击,可能触发了扣费链接”。
类似王成遭遇“流氓软件”的经历层出不穷。去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被预装在手机里的“流氓软件”,除了植入木马吸费,还会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
手机安全专家万仁国表示,区分预装是普通推广还是“流氓软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预装软件能否被用户轻易卸载,“不能卸载的,就是一种流氓行为”。
这台笔记本电脑是她在大一开学时,花了4000元买的。“几乎每学期都要重装一次系统,但也只能维持两个星期”,刘玲说,电脑“卡得要死”,开个Word要3分钟,开个浏览器要5分钟,甚至都不能很顺畅地打字。
电脑和网络知识欠缺的刘玲,只是记得自己在安装软件时,电脑桌面上经常会出现其他软件的图标,一般装好系统后两个月左右,桌面上就能堆上20多个软件。
刘玲的电脑为何会“卡得要死”?网络安全专家安扬经过检测给出了答案:电脑上被“静默安装”了一大批“流氓软件”。“所谓‘静默安装’实际上是一个执行程序”,安扬解释,该程序被点击运行后,会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大量软件。
业内人士介绍,在预装软件和“静默安装”背后,是一些软件公司为了增加用户量,会与推广联盟合作或成立自己的软件推广联盟,推广自己的软件产品。厂商在联盟上提供了安装包,供注册会员下载。
但其中一些“静默安装包”会被“流氓软件”利用,而注册于各推广联盟,从事推广各类软件的职业推广人也随之出现。
业内人士称,职业推广人会发展一些软件编程人员,由这些人员将所需推广的软件捆绑到自己的软件上,将下载链接隐藏于广告位,甚至用木马病毒进行推广,这些软件最终“静默安装”到用户电脑或手机里。
安扬坦言,这类推广方式,即使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也很难监测到相关安装轨迹,并固定证据进行维权。
“一次装机,终身领工资”,在一个大型的软件推广联盟网站,其注册页面上的广告语非常有吸引力。在这个网站上,职业推广人完成注册后,就能在这里获取带有“流氓软件”的安装包,然后通过木马病毒等方式伪装传播,一旦有人安装,他们就会得到积分。
该联盟网站规定,注册的职业推广人可在固定时间通过网站查询积分情况,1000积分相当于1元钱,可兑换现金或在官网商城换取礼品。
根据报价,安装包内软件有效安装一次,可获得200到1000不等积分。该联盟官网自称已有300万个注册会员从联盟领取“工资”。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工资”本质上都来自需要推广自己软件的厂商。
通过查询该联盟报价不难发现,杀毒软件安装的报价最高,赚钱最多,基本上每被有效安装一次,职业推广人都能获得1元至2元。
“这个ID号就对应了会员在推广联盟注册的账号”,安装完成后,软件厂商会自动为这个ID做一次安装成功的记录。同时软件厂商通过安装成功次数对该ID号进行积分,达到一定积分量后,ID号的注册者即可相应兑换变现。安扬说,根据网络联盟报价估算,记者电脑上被“静默安装”的11款软件,能让推广者获利近10元。
软件开发人员张原回忆,他半年前曾做过一款小软件,并把下载地址传到某网络论坛上,留下QQ号希望大家试用后提些建议。
建议还没等来,他却等来了“商机”。“一些软件职业推广人加我为好友,上来就说有好产品推荐给我做。”张原说,这些职业推广人希望用他的软件捆绑其他软件进行推广,同时发来的报价单里,还有各种推广软件报价,其中一款视频软件有效安装一次就可以赚2元,按安装量每周结算一次。
据互联网安全机构上半年的统计,一款作为“流氓软件”的截图软件,被捆绑了五款软件,受影响的用户数量116万。其中一款软件每有效安装一次报价为0.7元,照此计算,该截图软件总共可从软件厂商处获利81.2万,捆绑的五款软件半年获利或达上百万元。
手机预装软件也是如此,新手机内预装的软件,分别来自厂商、通讯公司开发和第三方应用。
业内人士还透露,手机从出厂到销售有多个环节,如果某一环节重复预装上一环节已经预装过的同一款应用软件,在软件厂商的统计中不予计量,无法获得收益。因此各环节进行手机预装时,往往会卸载掉一部分已经预装的软件,再重新进行预装。一款手机到达消费者手中时,被预装几十款软件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为了提高预装软件效率,科技新闻网获悉一些环节还会使用一种“装机神器”的设备,“一两个人几分钟就可以预装好几十部手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优府网】官方微信(微信搜索“优府网”或“uninf-media”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