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手机 > 正文

千元机魅蓝2发布 能否成就“街机小苹果”神话

昨天下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和《小苹果》嗨翻了全场。发布会前搞一场演唱会,最新科技新闻据悉已经成为魅族发布新产品的标配,而歌曲的感染力更是能带动现场的情绪,让观众对新机充满期待。刷新千元机的行业标准在魅蓝note2发布两个月之后,魅族再次召开了发布会,正式发布了…

昨天下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和《小苹果》嗨翻了全场。发布会前搞一场演唱会,最新科技新闻据悉已经成为魅族发布新产品的标配,而歌曲的感染力更是能带动现场的情绪,让观众对新机充满期待。


魅蓝2


刷新千元机的行业标准

在魅蓝note2发布两个月之后,魅族再次召开了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旗下入门级新机魅蓝2。至此,魅族主打千元机市场的两款新品在半年内全部获得了更新。

魅蓝系列手机推出以来,将千元机之前的标准推翻了。配置方面,5.5英寸的note采用1080P全高清屏幕、运行内存提升到2GB,摄像头也变成了更加主流的500万+1300万像素组合。魅蓝2的更新更是将这一配置延续了下来。同时,外观上开始讲求设计,魅蓝系列手机还配备了聚碳酸酯材质的多种颜色外壳。魅蓝note2和魅蓝2更是升级到了Android5.0系统,还统一加入了魅族特色的mBack键,全部支持双卡双4G网络。无论是在做工设计还是功能体验上都使千元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魅蓝诞生之日起就宣称要做青年良品,不打价格战。不过魅蓝note2和魅蓝2的799元和599元价格比上一代的999元和699元价格都下降了不少,与竞品基本是在同一价格水平上。而更具设计感的外观、更强的性能和良好的系统体验无疑更具竞争力。

用魅蓝撑起销量梦

魅蓝系列手机首次推出后的半年时间销量就达到了500万台。而魅族官方公布的上半年手机销量为890万台,虽然半年的时间点不能完全重合,但是统计区间相差也不到一个月,所以基本可以估计,魅蓝系列手机占到魅族总销量的50%以上,对于一个新推出的品牌一开始就能达到如此的量级,实属不易。魅族副总裁李楠称,未来的180天,预计魅蓝整体的手机出货量会达到800万台以上,环比要增加60%。

从战略布局的角度看,魅族更多的是想用魅蓝的品牌来冲击销量,以期在未来的三年进入手机品牌前五。而其采取的策略并不是打价格战。因为,在千元市场打价格战,不仅没有利润可言,而且还会引发恶性竞争。对小米、荣耀这两家早就进入千元机市场和占据一定销量比例的厂家来说,价格战无疑更具优势。魅蓝将魅族的设计、功能、品质延续下来,反而能培养一批优质的忠实的千元机用户。

众所周知,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成熟期的中国市场的总体销量在不断下滑,未来的洗牌在所难免。根据李楠的估计,未来手机市场只有前五家厂商才能很好的生存。魅族想要进入手机市场前五,千元机的销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否成就“街机”神话?

此次发布会,魅族使用了诺基亚1110作为邀请函,更是颇具寓意,经过测试,这款手机目前还能开机正常工作。在功能机时代,包括1110在内的诺基亚多款产品都成为了街机,其特点是价格十分低廉,但是兼具品质与实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历过岁月沧桑,它依然能够为你所用,这也奠定了诺基亚品牌在人们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和地位。而在智能机时代,手机厂商是否还能制造出这样的产品?魅蓝又能否成为下一个1110?

据李楠透露,魅蓝的诞生源于魅族的转型,魅族的转型源于黄章的转变。“以前,魅族做的是黄章心目中的手机,服务的是自己;现在我们做的是用户心目中的手机,服务的是大众。”由此来看,魅蓝或许真的具备这样的潜质,但时代不同,科技新闻认为成熟期的中国手机市场能否留给魅蓝这样的空间,还是一个未知。也许,梦想和现实总有差距,但梦想和普适之间并不遥远。


(科技责编:杜娟 )
标签:魅族 小苹果 魅蓝note2 魅蓝2 mBack键 双卡双4G网络 2015年07月30日 10:4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