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00后微信粉丝超父母 家长担心“玩物丧志”

一项在国内18个大中城市开展的“儿童与媒介”大型最新科技调研发现,10岁以上儿童在社交类媒介的“粉丝”拥有量大都超过了家长,这些“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刷屏”生活值得关注。此项调研是由国内唯一的全国性儿童媒介素养研究平台—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北京、上海、天津…

一项在国内18个大中城市开展的“儿童与媒介”大型最新科技调研发现,10岁以上儿童在社交类媒介的“粉丝”拥有量大都超过了家长,这些“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刷屏”生活值得关注。


00后玩微信


此项调研是由国内唯一的全国性儿童媒介素养研究平台—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北京、上海、天津等18个城市青少年宫实施的,调研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据悉,超过两万个样本的调研数据已经收集完毕,最终报告将于今年9月发布。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张海波说,调研的主要对象是3岁到14岁的儿童,均生于2000年以后。

调研中的不少发现都让这些成人感到意外。张海波对记者说,研究表明,“00后”儿童在使用互联网的长度、深度、广度上一点不比父母逊色,特别是10岁以上儿童,“他们更拥抱互联网”。

比如,广州市开展的调研就发现,不少学龄前孩子已经开始了“微信社交”,近4成儿童在6岁前就开始使用平板电脑,7成儿童在10岁前就已经拥有手机。26.8%的初中生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粉丝”,而他们的家长拥有“粉丝”的比例为13.8%。

据张海波介绍,针对儿童和家长的不同调研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玩物丧志”,沉迷于网络游戏,产生亲子冲突,亟需调整教育方式。

调研组认为,“00后”儿童面临4个方面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一,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让孩子们“脸红心跳”的不良信息。第二,孩子们不够重视隐私保护,经常在网上泄露自己手机号码等个人隐私。第三,儿童网络交友成为普遍现象。第四,不少儿童遭遇过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很多儿童不但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还在不知不觉中做过实施者,需要尽早接受网络安全教育。

今年,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将启动以“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儿童媒介素养及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张海波向科技新闻网记者表示,青少年互联网安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里相对空白的领域。此外,迄今为止的调研仅面向大中城市,下一步,他们还将开展城乡儿童媒介素养的对比研究。


(科技责编:杜娟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