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要让国内外快递企业同台竞争,倒逼国内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国外快递巨头的进入,对本来就竞争激烈的中国快递市场来说,无疑会带来新的变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企进入对于中国整个快递行业的优胜劣汰会带来积极效应。不过可以预见,顺丰、EMS以及“四通一达”与外资物流企业的竞争将加剧。
中国成全球第二快递市场
当前,我国快递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平均年增长率超过50%。预计到2020年,我国日均快递量将突破1亿件。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 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6亿件,同比增长52.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30.4亿元,同比增长42.3%。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快递业正面临无序竞争等多重问题。“增长速度过快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在恶性价格竞争下,一味追求业务量只会牺牲服务品质。”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
据最新科技新闻统计,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快递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快递市场,为国际快递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拓宽了道路。
尽管从业务量来讲,我国已是快递业第二大国,但国内快递企业的收入只相当于外资快递企业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由于竞争激烈,大部分快递企业选择了以低价来获得市场份额,这种低价竞争让快递企业挣扎在生死边缘。目前快递行业出现了“三化”现象,即微利化、无利化、竞 争化。业内人士表示,诸多快递企业一味追求扩张速度,又进行低价竞争,因此无暇顾及服务品质,也没有能力在服务上进行提升。
打造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随着中国快递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全球快递产业国际化分工中,我国的快递企业亟需面临转型升级,提升与国外企业的竞争能力。
不久前,美国快递公司UPS和FedEx(中文名为联邦快递)已经先后在北京地区取得了国内快递运营牌照,且UPS已获得在国内33个城市开展快递服务许可。
资深物流与供应链媒体人杨达卿表示,外资快递进入国内快递市场后,未来快递竞争会加剧生态圈竞争。一种是依赖电商生态圈,如“通达系”快递企业依赖菜鸟、易 购等电商平台;一种是依托制造业生态圈,如德邦、宅急送依托手机等制造企业发展相关物流。而不在生态圈内的企业,势必走向边缘化。
谈及未来快递业的发展趋势,杨达卿表示,需要打造一个共通的平台,打造一个产业共通的生态群。“不仅是配送,还要通过大数据,与社区、零售商、电商、制造平台等实现互联互通。”
顺丰推出冷运品牌
9月25日科技新闻网,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推出“顺丰冷运”品牌,专注于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东起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冷链的配送要求越来越高。“顺丰冷运整合了顺丰快递、顺丰优选、顺丰嘿客所有的资源,希望电商客户能够依托我们顺丰冷运,把好的生鲜产品卖到全国。”
顺丰食品供应链总裁吴国立指出,国内生鲜真正通过冷链来流通的非常低,而欧美在95%以上甚至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