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智能硬件从热捧到热卖还差五道坎

一是用户需求坎:用户需要的不止是数据、事实以及简单的控制,而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的智能硬件产品,着眼产品本身的多,关注用户需求的少。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多,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少,况且有些产品提供的数据还不准确,如某些手环。有些产品,简单安装上控制模块,通过手机等…

一是用户需求坎:用户需要的不止是数据、事实以及简单的控制,而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当前的智能硬件产品,着眼产品本身的多,关注用户需求的少。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多,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少,况且有些产品提供的数据还不准确, 如某些手环。有些产品,简单安装上控制模块,通过手机等进行控制就称为智能硬件,如手机控制开灯,简单粗暴,并未解决用户真正需求。



智能硬件,不应该是出发点,也不应该是终结点,它只是一个过程工具,通过智能硬件,为用户提供生活解决方案,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所以,不应该 为了产品而产品,为了技术而技术,更不应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信息焦虑、更多的操作麻烦与不习惯。正确的方式是,最新科技成果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产品来解决用户的 痛点,在不大幅改变用户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帮助用户拥有健康、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

二是产品发展坎:需要的不是快速迭代、极致思维,而是更佳的体验、更多的场景以及更大的行业空间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产品,往往概念打出早,产品跳票频现、量产困难较多;产品刚刚做出,就被山寨、复制。巨头卡位,垄断了产品发展空间;出现了“做平台的多、做产品的少”的怪现象。

互联网思维中的快速迭代、极致思维等不适用。智能硬件由于工艺以及品质的要求较高,产品从立项到推出市场,周期漫长,快速迭代很难,也存在质量口碑风险。产 品发展基于用户需求的把握。用户关注的,往往不是一两个功能的智能化,而是更良好的体验,足够多的应用场景。一个只有监测功能的产品即使做到极致又如何, 如果没有调节空气质量的功能,对于用户而言,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对于小创业者来说,真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有足够大的创新空间,同时,巨头们 的提前布局与卡位,给小创业者带来的前途是:要么死去,要么被收购。

三是销售渠道坎:线上宣传容易销售难,用户注重体验,O2O是个好的销售方式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智能硬件的销售,往往是在官方网站,或者是京东、天猫等平台,线上渠道销售居多,线下渠道拓展偏少;向用户兜售产品概念居多,给予用户实际体验偏少。

在线上宣传,容易快速覆盖较大的人群,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线上销售却有一定的弊端。在用户还不知道智能硬件有何作用、体验如何的情况下,怎么会轻易去购 买呢?线下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智能硬件销售更多应该考虑神州数码、苏宁、国美,甚至运营商的营业厅。在这些3C、数码类厅店,通过体验式营销, 更容易将顾客转化为真正的用户。所以,线上宣传、线下销售的O2O模式是较好的方式。当产品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时,通过口碑传播,在线上销售会有一定的空 间。

四是盈利模式坎:“硬件免费”抬高行业门槛,产品品牌、软件与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

在互联网企业的宣扬下,“硬件免费”概念深入人心。看到智能硬件产品时,很多人从其BOM的价格出发,做出关于价值的判断,没有给品牌留出应有的空间。而认为硬件应该零利润的同时,对于软件和服务的价值又没有足够的认同。

互联网企业试图通过硬件背后连接的信息、广告实现等增值服务来盈利,或者通过内置的软件沉淀下来的用户行为数据来变现。可是,对于一些简单的产品,并没有变 现空间。另一方面,产品销量小的时候,采用预售。一旦规模上来,将面临库存控制问题,对于小的创业者而言,烧钱与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仍然需要从硬件谋求利 润,硬件免费是巨头们的游戏。高利润时代尚未经历,79元小米手环等产品已经价格屠城。接下来,盈利模式将是最大的考验。创业者只是想捞投资者的钱,还是 想长期的做下去,是个问题。

五是行业规律坎:在热钱涌入、无序竞争、用户高期望之下,更需要摒弃浮躁、踏实做事的从业者

自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智能硬件快速火起来,资本大量流入,快于行业发展速度,投资者在四川找项目。一时间业内竞争快速加剧,在还没有像样的产品之前, 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从业者。不当的宣传,把用户期望值抬高,往往出现体验时对智能设备的无感:这也叫智能设备?智能在哪里?。

行业发展是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大到产业发展,小到一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被用户广泛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智能硬件创业经过2013年的孵化之后,依 然未能深度的市场化。创业团队大多是小团队作战,成员有着丰富的硬件、软件或者互联网从业经验,不过对于市场、品牌、公关、渠道以及公司化治理这些配套却 并不擅长。智能硬件制造产业链还处于磨合期,产品出现问题是必然;用户还需要“教育”与“培养”,产品低于期望也是必然。科技新闻网从业者过多、互相抄袭无所谓好与 坏,竞争对手不是友商,而是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更多的从业者能够摒弃互联网思维的浮躁,踏踏实实做有用的产品。时间是公正的,会让真正的价值凸显。


(科技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