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手机 > 正文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产品和粉丝的相互成就

不知从何时起,营销圈开始有这么一个论调:得粉丝者得天下。于是,无论是甲方科技新闻提需求,还是乙方提策略,都想做成一个目标:培养一群忠于自己的粉丝。一个很明显的标杆——小米。其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米粉节,在历时12小时的活动中,小米官网共接受订单226万单,售出130万部手机,销售额超过…

不知从何时起,营销圈开始有这么一个论调:得粉丝者得天下。于是,无论是甲方科技新闻提需求,还是乙方提策略,都想做成一个目标:培养一群忠于自己的粉丝。




一个很明显的标杆——小米。其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米粉节,在历时12小时的活动中,小米官网共接受订单226万单,售出130万部手机,销售额超过15亿元,配件销售额超1亿元,当天发货订单20万单,共1500万人参与米粉节活动。

诚然,仅此数据,你就不得不承认,一个硬件厂商,4年时间,因为“粉丝营销”,造就市值百亿的神话。

这是一种标杆效应。现在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都想复制小米的“粉丝营销”之路。然而,不幸的是,成功者寥寥无几。

L同学是我一个大学同学,在一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负责市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自信满满。他说,小米能在智能机的风口吹起来,我们也能在可穿戴的风口吹起来。

小米粉丝营销的第一步,是培养100个超级粉丝。L同学就学当年的黎万强,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一些知名智能硬件论坛里灌水发广告,被封号后换个号继续灌。因为他们的可穿戴设备比较新颖,一个月内,就拉了几千个初级用户。然后,再通过一步步的筛选,筛选出1000个比较认可产品的用户,建立二级群。接着,通过测试和样本筛选,他们精选出100名忠实用户,建立一级群。这100个人,就是L同学说的“超级用户”,即粉丝。

其实,当时看到L同学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因为我想不到黎万强说的这条路是真实存在且可复制的。

后来,L同学开始组织这100个粉丝线下聚会、线上讨论,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反馈等。而L同学也开始引导这些人将他的产品传播出去,形成口碑辐射。

但是,走到这一步,L同学想不到的问题来了。这100个“超级用户”的确对产品有很大的喜爱度和忠诚度,也愿意介绍给身边的朋友。但是,当产品到达二级辐射圈时,它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却不是很理想,到三级、四级辐射圈时,他的产品口碑已经非常弱。显然,它的口碑效应是在递减,而不是像MIUI一样在几何倍增。

上周科技新闻网,L同学约我讨论这个问题。我直接问他,你有没有想过“粉丝营销”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小米的成功靠的并不是粉丝?

小米从手机到盒子,再到路由器,做的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都是高性价比的。所以,当用户接触到小米时,他们首先觉得小米是一个不错的商品。他们口碑相传的是“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手机叫小米,用起来还不错”,而不是“我爱小米手机,我是它的粉丝”。显然,前者才是小米口碑的真相,后者只是营销家臆想出来的结果。

如果不信,小米手机可以将价格提到4千或5千,这时候,小米还会有这样的“口碑”和疯狂的“发烧友”?

L同学失败的原因也是在这里。他做的是可穿戴设备,一款智能手环。这样的产品市场还不成熟,并不像手机、盒子、路由器那样被大众接受。这样,他首先就失去了口碑传播的前提——市场。而且,作为一个手环,它价值近千元,也不是像小米那样高性价比。从产品角度,口碑传播注定无法形成链式反应。所以,如果从粉丝角度,真能像传说的那样发展“粉丝”获取市场,现在L同学也不会有上文中的困惑。

诚然,无论任何时候、任何行业,品牌都是属于消费者的。作为品牌主,你要想的不是凌驾于消费者之上,而是和消费者在一起。用产品与价格、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与之形成契合的文化、价值观,以至于形成圈层效应,辐射向更多的消费者。



(科技责编:赵雅敏 )
标签: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粉丝营销 2014年08月21日 08:5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